治疗白癜风的岐黄圣手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7004461.html
临床病人是营养不良的易发人群,而营养不良是引起临床治疗并发症及康复速度延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营养支持,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比普通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配方组成的稳定性、成分混合的均匀性有更加严苛的要求,因此其生产工艺较复杂。分析了现有不同剂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分散相粒度、比表面积对复杂液体剂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膜乳化、超高压均质、喷雾冷冻干燥等技术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临床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尤其对于糖尿病、肿瘤、创伤手术、意识障碍、厌食症等特定疾病人群。营养不良与较差的治疗效果,并发症风险,恢复时间延长,更高的治疗费用,较高的病死率相关。相比肠外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经消化道饮食,在临床营养支持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符合人体生理。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Greenstein团队为了解决宇航员在太空的饮食问题,配制了一种化学组成明确膳(chemicallydefineddiet,CDD),即要素膳,含有氨基酸、葡萄糖、玉米油、矿物质与维生素[1-2]。20世纪60年代,国外有企业从事医学营养品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给一些特殊饮食需要的病人,临床效果良好[3-4]。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概念逐渐产生,美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定义、标签标识规定或生产监管指导原则等规范和标准[5-6]。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最初以肠内营养制剂的形式引入国内,被列为药品管理,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及注册管理办法,明确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定义、标准规范和法律地位,并设定了一个过渡期,将起初划为药品管理的全营养肠内营养制剂“药准字”的产品转为“特医食准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与普通食品、新资源食品及保健食品是并列关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与婴幼儿食品、运动营养食品、孕妇配方食品、低能量食品等是并列关系[7]。虽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院,消费对象是临床病人,但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是药品,仅仅发挥提供营养支持的作用[8],现有法规规定产品不得声称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我国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规标准近年来密集出台,受到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部门、制药、乳品、健康相关企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