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称中一)药师门诊开诊啦!药师门诊能做什么?真巧,最近有一位女性患者妊娠晚期发现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输同型红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人工分娩后医生开具十一酸睾酮软胶囊(安特尔)口服,但她发现说明书无此适应症,故来慕名而来到中一药师门诊,问药师“雄激素可以治疗再障吗?副作用大不大?”
下面是中一闫佳佳临床药师对上述患者问题进行析疑,现与大家分享。
1.雄激素治疗再障的循证依据虽然目前国内部分雄激素类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没有提及治疗再障的作用,但雄激素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作为治疗再障的选择,尤其对于慢性非重症再障、女性月经过多型再障等,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不错疗效,一般治疗1月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随后血红蛋白上升,2月后白细胞开始上升,但血小板多难以恢复。大量的临床对照研究也证明了这点。
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分册》、《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以及《实用内科学》等权威指南或教科书已经将雄激素治疗再障写入。
2.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机制和特点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合成和分泌,肾上腺和卵巢也能少量分泌。研究发现雄激素能提高体内红细胞的生成水平,目前主要认为的机制有:
①通过雄激素受体介导;
②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前体,增加铁的摄入;
③通过红细胞生长因子间接作用;
④通过类固醇雌激素芳香化来增加端粒酶活性,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加其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亲和性和敏感性,从而增加红细胞数量。
雄激素治疗再障作用特点:
①疗程长,至少需要3~6个月,缓解率高低与疗程长短有关;
②治疗后恢复不完全,有25%~50%有效患者停药后可能复发,但复发后再用药仍然有效;
③部分患者对雄性激素有依赖性和耐药性。
3.治疗再障的雄激素类药物选择天然雄激素为睾酮,具有雄激素活性,并有一定的蛋白同化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的衍生物,包括如下4类:
①睾丸素酯类:如丙酸睾酮、庚酸睾酮、环戊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和混合睾酮酯(丙酸睾酮、戊酸睾酮和十一烷酸睾酮),再障常用的有丙酸睾酮1~2mg/kg.d,imqd,十一酸睾酮维持剂量每天40~mg,可分早晚吃饭时服用,如果胶丸用量不能均分为两等份,则早晨服用胶丸数量较多的一份。
②17α-烷基雄激素类:如司坦唑醇、甲氧雄烯醇酮、羟甲烯龙、氟甲睾酮等,司坦唑醇最为常用,蛋白同化作用比睾酮强30倍,雄激素作用是睾酮的45%,每天3次,每次2~4mg。
③非17α-烷基雄激素类:如苯丙酸诺龙0.5~1mg/kg.dim,每周1~3次,葵酸诺龙1~1.5mg/kg.dim,每周1~3次。
④中间活性代谢产物:如本胆脘醇酮和达那唑,常用达那唑mg/d,分两次口服。
4.什么情况下选择雄激素治疗目前,治疗再障的策略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疗,通常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A作为一线治疗。雄激素为治疗慢性非重症再障的首选药物,必须在一定量残存的造血干细胞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对重型再障效果差。
因此,不是所有再障患者都适合应用雄激素制剂。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综合考虑病情程度、身体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制订治疗方案。
5.雄激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①雄性化:如痤疮、喉音低哑、毛发增多,男性性早熟、性欲增强、少精弱精等,女性闭经、阴蒂肥大、乳房缩小等,该作用与制剂种类、剂量、疗程有关,个体反应亦不同,如17α-烷基雄激素类较丙睾为轻,停药后毛发、声音、外生殖器变化不易复原,其余均可消失。
②加速骨成熟:早期骨骺融合,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合用治疗小儿再障可减轻此作用。
③对肝脏的影响:口服雄激素类药物,可致肝功损害,表现为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黄疸等,与药物剂量、疗程有关,17α-烷基雄激素类最常见,多数在停药后能够恢复。
④其他:注射部位感染或发生硬块,宜多处轮换注射;还可能有抑郁、情绪困扰、腹部不适、皮肤瘙痒、肌痛、水钠潴留、高血压等症状,需要注意观察。
6.妊娠期间发现再障怎么办?
妊娠合并再障在妊娠期间应以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雄激素如十一酸睾酮属于妊娠X级,可使胎儿发育异常,如导致女性胎儿男性化,妊娠期间是禁用的。
作者简介
闫佳佳临床药师山东大学临床医学(药学方向)毕业,硕士,现就职于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抗凝治疗专业临床药师带教师资,主要擅长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管理以及心脏瓣膜置换术、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指导,每周四上午出诊抗凝药物管理门诊。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闫佳佳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医院陈杰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增城院区邹海娟
以上文章为岭南药学原创作品,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和作者及审稿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