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补
食补,如果从广义上,就是我们一日三餐均衡、全面、适量,且有多样化的饮食,也就是说,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利用食物营养功效结合自己身体情况,通过进补膳食来达到增强抵抗力,免疫力,以达到一个健康的体魄,从而延年益寿、强健体魄。
春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2.食疗食疗,就是特定的一些食品的组合,在有需要的一段时间内天天吃,有时甚至占据你三餐的很大份额。食疗是你的身体对原始食物分解和提纯后,获得一定量的特需成分,从而得到健康的增益。这个方法长远来看,要调节好,不要影响食物全面和均衡的总原则。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
3.营养疗法营养疗法是以上两个方法的科学提升,这个提升,一个是质的改变,一个是量的科学化。它意味着通过科学的制作,把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素从自然的原料中提取出来,一般经过有效地组合,直接和每天的食物一起摄入。这是对现代化生活中饮食缺陷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同时,这些营养素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达到一定的医疗效果的量,是临床医学的有效辅助,也是有效保健或修补健康的选择。
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公布的一次全国营养调查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在增多,中国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中,我国人群最严重缺乏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B2和钙,普遍缺乏的有维生素B1、B6和维生素C等。此外,儿童缺锌、妇女缺铁、中老年人缺乏维生素C更为严重。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到20%左右,生长迟缓检出率为35%,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将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发育。
据介绍,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六大营养素。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或不平衡,会导致其他营养素不能被人体利用,引发多种疾病,甚至会导致死亡。营养专家指出,保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是有益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