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受每餐食物从种植到端上桌的历程

食育并不是营养教育,但一定是技能教育;食育并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里每个人的事;食育本身并不为了是教育,而是为了生活。

从种植到烹饪,亲自做过一遍,这辈子就再也不会忘记了。当自己辛苦种的菜,热腾腾地上桌时,还会不懂得珍惜吗?这就是“食农教育”想要传达给孩子的。

什么是食农教育?

重新建立人与食物

人与土地的关系

了解自己吃的食物

培养选择食材的能力

并且对农业生产者有更丰富、立体的认识

简而言之

就是与“吃”有关的教育

世界上最棒的教室

不是四周硬邦邦的水泥

而是空旷无垠的天地

在这里

你会发现

原来大地是校长

太阳是班主任

鸟鸣就是上课铃声

草地就是跑道

各种小动物和植物就是教科书

农夫就是任课老师

每天上演着很多有趣的事情

你呀

千万不要缺课

荷兰的食农教育

芬兰盛产各种浆果,其简单的料理文化

能更容易融入孩子的基本教育

操作简单就易于实施芬兰料理很适合“厨房教养”

因为当地料理最大特色就是“简单”

食材选择多是未经加工的食物

烹调方式少有大火快炒或高温油炸

荷兰式食育,厨房六步骤

在荷兰对孩童的食育常在厨房进行

有六大必备步骤1.布置环境

必须先移除厨房里过度危险的物品

并做好避免脏污的准备2.进行说明

老师会先在厨房外

跟孩子们简单说明步骤与操作规范

(别在厨房内说明,小孩们易分心失控)3.共同预备

老师与孩子一起洗手、准备垫脚的椅子

穿上围兜或旧衣4.主动示范

老师或家长先示范动作

再由孩子动手5.检讨回顾

料理完成后

与孩子回顾刚才进行的流程

讨论大家可改进的地方6.成果分享

与孩子及家人分享完成的餐点

以上六步骤是老师及家庭容易进行的食育方式

意大利的食农教育

慢食教育中心不仅仅是食农教育

意大利人的饮食教育从小就开始

以布拉小镇伊德亚多小学为例

菜园里十多位二年级的学生

在志工和老师指导下

亲手种下哈密瓜苗,轮流浇水

老师告诉他们

约三个月就能收成

小学生们迫不及待想尝尝亲手种植的哈密瓜

总部位于布拉的慢食教育中心

长期推动“学校菜园”

他们帮助小学挪出土地

教导学生自己种蔬菜

了解四季变化,自己采摘、烹煮

慢食教育中心已协助全意大利五百一十八个学校菜园

建立上千所学校菜园学校菜园计划负责人多诺莉欧认为从学校菜园开始

可以改变全世界

她认为现在人们处在一个

“吃不好、活不好、对地球也不好”的世界

透过菜园

小孩能在游戏中接触土地

了解农作和环境的价值

感官能力才会变得宽广

菜园不仅是食农教育

过去在地理课上

老师讲解意大利只有南部比较潮湿,适合种植稻米

但是在亚洲

土地与气候适合种米

米食就成为亚洲许多国家的主食

像这些关于地理、气候和各国的饮食文化的知识

学生们能从稻米种植中了解到菜园里有些蔬菜丰收、有些却枯萎

就算孩子遇到失败的种菜经验

也能因此了解到何为自然界的“生与死”

这些亲近土壤的务农经验

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人格为了孩童健康

意大利政府不只开始重视食农教育

更已全面禁止在校贩卖含糖饮料给学童

英国的食农教育

英国食育政策,让孩子烹饪英国在学校有烹饪课程

内容是前个星期给出菜谱让孩子们准备

很多都是预调好的面粉

只要上课时加上鸡蛋牛奶搅一搅放烤箱就行英国本身的饮食文化特征

食物教育建立在简单的烹饪教授基础上

然后向生产与采集进行延伸政府近年更加快食物教育的普及

澳洲史蒂芬尼?亚力山大的厨房菜园基金会

与英国推动的

校园菜园计划(KitchenGardenProject)

让孩子在学校菜园体验耕种、收成的乐趣

自己动手、分享食物

希望藉此让孩子学会聪明选择

和购买真实的食物(指非加工品)

食物革命日年9月开始全英国学生在毕业之前

都需要完成厨艺基本课程

依照不同年龄设计课程14岁的中学生需学会至少20道菜肴

目的在于让学童透过好玩的烹饪课

认识基本的食物文化知识

让孩子在毕业时都能有喂饱自己及家人的基础烹饪能力

法国的食农教育

法国讲究餐饮文化

近期开始推行为期三年的教育计划

在课堂上教导小学生

怎么运用各种感官品尝食物

以此避免儿童肥胖症跟糖尿病

也让他们从小了解

食物真正的原形和原味是什么

长大后更懂得选择

法国有些小学

有人上课嚼啊嚼

是偷吃东西吗

不是的,每个孩子桌上都放着可颂

这是法国政府在小学推行的三年计划

要让学生懂得到底“怎么吃”让法国小学生使用五感:

视觉、听觉、嗅觉、食感、触感

去体验食物老师会要求学生边吃边写下他们的想法

教学生辨识健康的食物

其做法连美国人也特地来参访透过这种感官体验

思考自己把什么食物吃下肚

让这些学生们往后更能掌控自己的饮食向来以饮食文化闻名的法国

类似“认识食物本色”的活动很多

例如巴黎会有“小小主厨”活动

让小朋友大啖蜂蜜,仅有蜂蜜

没有其它有的没的糖分添加物

法国农业部部长勒佛表示

法国拥有很独特的饮食文化

很值得宣传

好保留下来,留给下一代

日本的食农教育

日本年颁布「食育基本法」

并将每年6月定为食育月

每月19日定为食育日

以家庭、学校、地域等为单位

在日本全国范围进行普及推广

加强民众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

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

对食物的感恩之心等

山形县游佐町全町的小学透过与在地农家协作栽培

至年就已达到米、肉类%

蔬菜81.5%及水果78.5%的午餐食材的产地消率

而二井宿小学校园午餐的蔬菜

还有50%来自学生自耕的成就

不只显示其农田产量丰富

而且作物多元

更让学生身体力行

经历播种、作物发芽、枯萎

甚至遭受病虫害、气候影响等过程

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大自然的不可违抗

系统化地贯彻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方位饮食教育

除了建立孩子正确的饮食态度

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桌子的菜

孩子更能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历程

尤其当自己种的东西出现在餐桌上

以前讨厌的东西都变的格外珍惜

也开始懂得感谢为自己烹调的人了

为什么要让孩子接受食农教育?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电脑、手机、遥控器

成了现在城市儿童娱乐的标准配置

肥胖、孤独、缺乏团队意识

深深地影响着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们

在社会普遍感慨现在的孩子不好“带”的时候

家长们却没有重视对孩子身心健康的环境“布置”

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观念及习惯

现代人生活忙碌、营养偏食

三餐不规律

造成肥胖生活习惯病日益增加

对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来说

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除了家长协助挑选与提供优质食材

孩子们自己的认知和选择

也是决定终身餐食内容的关键

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饮食观念及习惯

在长大面对众多的食物选择时能正确地选择最适当的

以确保身体健康

二、培养孩子正确的处世态度与价值观念

从光脚踏上土地的那一刻

那种亲近自然的喜悦

就和沾上泥巴一样密不可分了

原本都有人帮你做的事

现在都要自己动手做

光脚插秧、松土种菜、撤芽疏果、制作有机肥

每一种经验就像刚采下的蔬果一样新鲜

从种子被种进土壤

到变成热腾腾的炒菜被端上桌

每一个过程

都带来难忘的心路历程

光着脚、踩泥土就能感受土地的温情

亲自弯腰、插秧就会发现每粒米都得来不易

除草、种菜、施肥、拔菜,到自己炒一盘菜

透过身体力行农务打开五感知觉

并重新认识正确的健康饮食

从甚么都不会

到学会尊重自然

学会爱惜食物

学会均衡饮食

学会农夫坚毅的心

这些珍贵的学习体验

都是在学校课本里找不到的从土地到餐桌

从饮食到环境

亲近大自然的孩子可以说是

世界上最快乐的孩子

因为他们知道

知足,就是一种最大的收获

新农创说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是美好生活的寄托。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未来的美好。

新农创,为美好生活而生,从解决供需平衡入手,通过第六产业园的孵化,打造云农服、物流港、云集市、共享农谷、乡邻小镇,实现全产业的智慧化融合,最终实现供需平衡的大系统,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资源共生、共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如果您对我们新农创的内容和业务感兴趣,如果您有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如果您想转载我们的文章,都可以直接添加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皮肤病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jtlb/1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