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陈超刚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保健支部书记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首批营养科学传播专家;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等
主要研究成果:探讨了社区高血糖患者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模式,并设计和开发了有益于控制血糖和体重的血糖负荷营养软件。
擅长:糖尿病、肥胖营养管理;孕产妇、婴幼儿营养指导。坐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
补铁最佳的4大天然食物,你记住了吗?
原文发表在《营养师之家》
《中国临床营养网》授权转载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发病遍及世界各国。
一、铁缺乏铁缺乏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隐性饥饿”之一。“隐性饥饿”简单点理解就是看不见的饥饿,其实是因为“缺铁”的症状很不明显,不容易被人察觉,只有缺乏到一定的程度了,才会引起造血系统的问题,导致贫血了才被人们所察觉。二、贫的不是血而是铁元素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又叫缺铁性贫血(IDA)。发生贫血是缺铁的晚期表现。(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大小形状不一致,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三、常见症状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自述症状常有疲乏无力、易疲倦、心慌、活动后气短、眼花、耳鸣、纳差等。体力、耐力下降,抗寒能力差;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四、饮食补铁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许多食物里都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但并不是吃含铁多的食物就能防治缺铁,因为还关系到铁吸收率的问题。
铁的存在形式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也叫做2价铁和3价铁。人体对2价铁的吸收利用率比3价铁高得多。
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中主要是血红素铁,可直接被吸收,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中主要是非血红素铁,补铁吸收效果明显差得多。
那么日常老百姓的餐桌上补铁效果最好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补铁食物排行榜上的前四大,有缺铁性贫血的人可经常让它们到你的碗里去哦。
第一名动物肝脏肝脏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含铁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进食和消化,而且不容易引起过敏,特别适合给老人和儿童。鸭肝铁的含量为最高,每毫克含35.1毫克,其次是猪肝,为22.6,再次是羊肝为17.9毫克,每百克鸡肝只含12毫克铁,牛肝含铁量为最低,为8.8毫克。
第二名蛋黄既往认为,鸡蛋黄是最好的补铁食物,不过经研究表明,鸡蛋黄的含铁量虽高,但吸收率较低(每克鸡蛋黄含铁6.5毫克,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是常见食物,食用保存方便,各种营养价值较高,从综合角度来看,可排第二。第三名动物血煮过的动物血凝块,也称血豆腐。动物血的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吸收率高如克鸭血为31.8毫克,猪血含铁8.7毫克。“以血补血”,有一定的道理。第四名黑木耳每克黑木耳里含铁97.4毫克,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鸭肝高出约3倍,但黑木耳的吸收率相比之下较低,而且进食量较少。
所以黑木耳并不是理想的补铁的食物,但黑木耳还有其他人体需要的保健成分,故列在第四名,供参考。附:常见食物中铁含量表。*食物中铁含量(mg/g可食部)**引自《中国食物成份表》和《中国食物成份表》*需要注意的是:浓茶、咖啡含有较高的鞣酸,会影响铁的吸收,不宜食用。
草酸会降低铁的吸收,因此,在烹制含草酸较高的蕹菜、菠菜、茭白等蔬菜前,进行焯水处理,即在开水中过一遍,可以有效去除部分草酸。五、菜谱举例①白菜豆腐猪肝汤
食物材料:猪肝25克,白菜克,豆腐50克,小葱10克,蒜5克,生姜5克,花生油5克,水mL。
制作方法:1、豆腐洗净,切小块。
2、猪肝片洗净,加姜汁及食盐腌10分钟,放进沸水中焯至将熟捞起。
3、锅内下少许植物油爆生姜,加入适量水烧沸,下豆腐块,煮沸约5分钟,下猪肝片,再煮沸,放入白菜,下食盐调味即可。营养价值:热量千卡,蛋白质11.5克,脂肪7.9克,碳水化合物8.8克,钙毫克,镁39毫克,铁8mg,锌2.7毫克,维生素C54毫克,维生素A微克,胡萝卜素微克,膳食纤维1.6克。
营养解析:动物肝脏是富含铁的食物,而且吸收率高。
②柿子椒炒牛肉
食物材料:柿子椒(又称甜椒、灯笼椒或青椒)克,牛肉40克,小葱10克,洋葱20克,蒜5克,葵花籽油5克。
制作方法:1、将牛肉洗干净,切成片,盐、油搅拌均匀。
2、柿子椒去籽,清洗干净,切成细丝备用。
3、起油锅,猛火烧热锅后,加适量的油,下牛肉快速翻炒至变色。
4、加入甜椒翻炒均匀,最后加入洋葱、生抽,炒熟后加小葱、少量盐、鸡精调味即可。营养价值:热量81千卡,蛋白质9.7克,脂肪6.2克,碳水化合物7.8克,钙32毫克,镁26毫克,铁2.2mg,锌1.8毫克,维生素C76毫克,维生素A74.2微克,胡萝卜素微克,膳食纤维1.8克。
营养解析:该菜肴中的牛肉,含有肉类因子,以及富含维生素C,均可促进铁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