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营养专栏维生素篇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其重要作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的定义中要求维生素满足以下四个特点,才可以称之为必需维生素。

外源性:人体自身不可合成,需要通过食物补充;

微量性:人体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调节性:维生素必需能够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或能量转变;

特异性:缺乏了某种维生素后,人将呈现特有的病态。

根据这四个特点,人体一共需要13种维生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3种必要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H,维生素P,维生素PP,维生素M,维生素T,维生素U,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的缺乏原因一般为:

1、食物供应严重不足,摄入不足,如:饮食习惯、食物单一、储存不当、烹饪破坏等。

2、吸收利用降低,如:消化系统疾病或摄入脂肪量过少从而影响脂溶性Vit的吸收。

3、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如: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儿童、特殊工种、特殊环境下的人群。

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现阶段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有些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某种维生素,经过简单的代谢反应即可转变成维生素,此类物质称为维生素原。

本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不饱和的一元醇类,属脂溶性维生素。由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易出现干眼病,故又称为抗干眼醇。已知维生素A有A1和A2两种,A1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和眼球的视网膜中,又称为视黄醇,天然维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A2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

它是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油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易为紫外线破坏,应贮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A是眼睛中视紫质的原料,也是皮肤组织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会得干眼病、夜盲症等。

主要生理功能:

①维持视力,维生素A可调试眼睛适应外界光线的强弱的能力,以降低夜盲症和视力减退的发生,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有助于对多种眼疾。

②促进生长发育,与视黄醇对基因的调控有关。视黄醇也具有相当于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促进糖蛋白的合成。促进生长、发育,强壮骨骼,维护头发、牙齿和牙床的健康。

③维持上皮结构的完整与健全,视黄醇和视黄酸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减弱上皮细胞向鳞片状的分化,增加上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数量。因此,维生素A可以调节上皮组织细胞的生长,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④加强免疫力,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能加强对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及寄生虫感染的身体抵抗力;有助于对肺气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

⑤消除自由基,维生素A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有害的自由基。(许多研究显示皮肤癌、肺癌、喉癌、膀胱癌和食道癌都跟维生素A的摄取量有关,但是尚未彻底验证其可靠性。)

⑥有助于防治脱发。

倘若人体出现了缺乏了维生素A,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①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结膜干燥及干眼病,出现毕脱氏斑角膜软化穿孔而致失明。

②粘膜、上皮改变。

③生长发育受阻,易患呼吸道感染。

④味觉、嗅觉减弱,食欲下降。

⑤头发枯干、皮肤粗糙、毛囊角化,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

那么我们要如何补充维生素A呢?

维生素A通常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鱼肝油、鸡蛋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红心红薯、芒果、辣椒和柿子等;还有一类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车前子、防风、紫苏、藿香、枸杞子等。

图为列举几种食物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含量

但是物极必反,倘若过度摄入可引起头痛、恶心腹泻、肝脾肿大等。成人维生素A过量的症状表现变化比较缓慢而持久,早期会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接下来慢慢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皲裂,脱发,可能出现长骨连接处肿胀并疼痛,肝脾肿大,骨皮质增生,有的人会发生血钙增高,高尿钙等表现,甚至会出现肝硬化。婴幼儿维生素A过量的一般性症状表现为烦燥不安和厌食。同时还有发生在皮肤和粘膜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多表现不一,多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有皮脂溢出样的皮疹或散在于全身的斑丘疹。也有的患儿表现为皮肤薄而发亮,伴片状脱皮或掉屑,毛发稀少而枯干,掉发。婴儿因前囟未闭合多表现为前囟饱满,甚者有骨缝离开,患儿常因头痛而哭闹。颅压增高可能是因为脑脊液分泌过多或者是因为与吸收障碍有关,而停药后颅压恢复得比较慢。所以要注意控制服用量,过多过少都不好,控制饮食,合理饮食。

维生素A中毒症可分为下列二型:

1.急性型由于患儿对维生素A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以及肝脏维生素A储存量不同,中毒剂量可有较大的差异。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前囟膨隆、头围增大、颅疑裂开、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在急性型常见,似因脑脊液量增多或吸收障碍所致。患儿如无神经系统感染征易用,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结合摄入大量维生素A病史,停用维生素A后症状迅速消失,诊断可以确立。

2.慢性型早期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呈转移性疼痛,可伴有软组织肿胀,有压痛点而无红、热征象,以长骨及四肢骨多见,由于长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导致身材矮小。部分病例有颞部、枕后部肿痛,可误诊为颅骨软化症。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前囟宽而隆起、颅骨缝分离、两眼内斜视、眼球震颤、复视等为此病的另一特征,但较急性型少见。此外,尚有皮肤搔痒、脱屑、皮疹、口唇皲裂、毛发枯干、肝脾肿大、腹痛、肌痛、出血、肾脏病变,及再生低下性贫血伴白细胞减少等。血碱性磷酸酶多有增高。国外曾报道长期肝脾大可致肝硬变,门脉压增高,甚至死亡。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要合理饮食,不能挑食或者饮食偏一,维持摄入营养素的正常服用量,加以合理有氧运动,保证足够的深度睡眠时间,才能够维持好的身体,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文字:张盈炜

责编:张盈炜

审核:罗琳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生命驿站

QQ号:生物菌

新浪微博: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地址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rczy/2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