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好好吃饭的尴尬——引言
五谷为养的道理都知道,但谁也不会去抓把麦子搁嘴里,关键是最后落实在餐桌上的饭和菜怎么样。少小离家鬓毛已衰的我们这一代,想好好吃饭是有些尴尬的。父母的持家手艺本来就没从爷爷奶奶那辈人接下来多少,自己又成长在商品经济繁荣的这个进程里,所以就有了这个情景: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一股情怀涌上心头的同时肚子饿了,顺便抄起手机点了个外卖...18块还包送上门。
去人均块的馆子也不行,现在的流行,慢慢割断了人对食物的感知和理解,把食物给物化成了功利的社交活动、营养摄入、塑身手段......跟一切都可能有关,唯独跟自己真心想吃的那口无关,这也是中医临床观察到许多病症的根源。
厚朴美其食堂为你解决这个尴尬。本篇是五谷为养系列第一篇。
------------------
一直想给大家介绍一碗人人可动手学的基本款手工面。
对,基本款,就像男人的白衬衣女人的牛仔裤,人人必备,能胜任各种百搭和变化。看似简单要穿出味道却有不少讲究,细节还要照顾到。
同样,这碗面较容易入手,可不等于没内涵,可不要小看它,推荐它的大厨认为它不光是练手工,还涉及到了中餐烹饪水、油、火、烹、调、配这六大基本功,有一个忽略就会不完美,底下为大家细细道来。
为何是它而没有选择其它类型面条?好比重庆小面或者陕西裤带面?因为就像上面说的白衬衣或者牛仔裤,人人都能穿才行。重庆小面,不吃辣的人受不了;陕西裤带面让所有南方人第一次吃,会发现真的跟裤带一样嚼不动。我们选这款是有大众普适性,北方人南方人都能欣然接受。
为何开始就是手工面?不能降低点难度系数吗?哦——不行,这不是难度问题,我们是想让你第一次规规矩矩的学做面,就是自己双手擀出来的。这是个路径问题,因为我们吃的是面条,只有完全用手工去把面条做出来,才能感受到一切。去超市买来的挂面和去菜市场买来的机器压制的鲜面条,都差得远。
重要提醒:
以下流程细节已经充分照顾了人生第一次做手工面的人,请认真浏览遵照执行。大厨不厌换行地把容易失误的细节一条条列出来,因为要强调。不然一句话里连续交代好几个质量控制点,总有人会忽略一两个,十句下来就不知道结果成啥样子了。
准备邂逅你人生第一碗手工面吧。
芽菜臊子面
--备料--
主料:
面粉,半斤克
净化水,克左右
肥瘦肉末,抓手里够一把就行
芽菜,抓手里够一把就行
辅料:
小葱两根
姜一大块
大蒜两瓣
调料:
盐一茶匙
料酒半调羹
生抽半调羹
豆瓣酱一调羹
花椒20粒
花生油
藤椒油一茶匙
白胡椒粉
容易犯错的细节:
1、从备料前就洗手,尤其是女士洗掉护手霜避免食材沾染异味。
2、注意是高筋面粉。小麦种类决定高中低筋。
3、水一定是净化水,包括和面的水和煮面的水。
4、临时买桶装水也行,十块钱的事儿。
5、肥瘦肉末尽可能买鲜的,3分肥7分瘦。
6、芽菜是一种四川腌制菜,超市有成包的,买宜宾产的。
7、藤椒油好多人不熟悉,买吧,你会喜欢上它的味道的,它是这碗面味道的魂。
--工具--
大不锈钢盆1个,直径28cm以上
小不锈钢盆2个,拌料用
炒菜铁锅,炒勺
煮面用大锅,捞面笊篱
和面大案板长70cm以上
大擀面杖长70cm以上
厨房用秤(量面粉和水的重量)
菜刀
容易犯错的细节:
8、要求所有用具洗净无油污。
9、和面用盆,要求底部平而大,底部太小不行,和面会用不上力。
10、千万不要拿平时切菜案板代替和面案板,面团会串味。
--开始操作--
和面计2分钟
面粉放不锈钢大盆里,把水淋入,拿筷子快速搅拌成面絮状。
容易犯错的细节:
10、水一定要伴随搅动慢慢洒匀进去,不可一次倒入
11、水和面粉重量比大约是1:2,水快洒完时,拿手抓一下面絮,感觉下湿度状态。留一点水最后调整面絮湿度用。
揉面3分钟
把面絮揉到一起,用力揉成团。过程中不断拿面团擦拭面盆边缘,让盆不沾面粉。初学者首个难点就在这里,多练几次就有感觉了。
容易犯错的细节:
12、顺序是先让盆光,然后是手光,最后是面团光洁。
13、想让面团表面光洁,只需要反复用力揉。
第一次醒面10分钟
把面团留在盆里,盆沿蒙上保鲜膜密封后放一边醒一下。
这10分钟里我们可以准备菜,
把姜削皮切拇指大两块,拍一下,
把小葱洗净切碎末备用,
把蒜剥好两粒也拿菜刀拍一下,
把芽菜用凉水洗两遍控干水分,
容易犯错的细节:
14、拍姜、蒜裂口为止而不是切碎或拍碎,是图方便吃时候挑出来。取其味而不入口。
15、小葱千万别拿大葱代替,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二次醒面
备菜完成后,差不多面团也醒了10分钟,揭开面盆外保鲜膜,
在盆里继续揉面团5分钟。这次你会感觉面团比刚才好揉些,软了,却更有力道。
揉完,按成圆饼状,继续放盆里二次醒面10分钟。
容易犯错的细节:
16、二次醒面是必须的,好多人省略。面条会因为经历了再醒,口感软滑而劲道。
二次醒面这10分钟里,我们先把锅添上水开始烧,烧开改小火,
码味
开始给要炒的菜码味(花2分钟),把一瓶盖料酒、姜蒜块、花椒20粒拌入肉馅里,用手抓匀。
容易犯错的细节:
17、不可提前码味,因为并不是腌制,码味是要初步去除肉腥味,炒前2分钟做就行,因为马上就入锅。留时间过长,料酒会让猪肉变味。
炒菜
锅大火烧热,放花生油,6成热后放入码味的菜,用锅铲翻动
等肉末都变色后,中火炒,闻到蒜香就加入豆瓣酱,继续炒闻到豆瓣酱香味后就放芽菜进去,等闻到芽菜香后起锅装盘,炒菜花6分钟。
容易犯错的细节:
18、油刚起烟就是6成热
19、入锅的顺序:码味后的肉末--豆瓣酱--芽菜
20、三个时机是闻到蒜香、豆瓣香、芽菜香,时机取决于火力
21、火力大小是根据菜的状态调整的,必要时候移开锅都行。
第二个难点就是这里火候的掌握和感觉,没办法,跟中餐放调料只能说少许一样,言不及义,只能认真操作体会。
擀面
炒好装盘后,开始擀面(10分钟)
第三个难点开始:
把面板晒点面粉,放上面饼开始擀大,一边擀一边用手转动,等大到超过30cm直径后,开始把面饼紧紧裹在擀面杖上后,继续往前滚动伴随推动,两手抚平厚薄不匀的地方。
中途摊开几次,从最厚的地方重新把面饼裹在擀面杖上,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擀到面皮有2mm厚,就可以了。备料是半斤面粉,这时候应该有40cm直径,初学可以量一下直径来判断厚度够格不。面条量足够两个普通饭量人吃了。
切面
把面皮来回叠几次成W下图模样,再细细切成面条。切完立刻撒上干面粉拎一下,使其散乱。
容易犯错的细节:
22、开始擀前,记得把面饼的光滑面朝下放。
23、这个环节里注意随时往案板上、面条上洒干面粉,防止粘连。
24、初学别求完美,能擀匀擀薄就不错了。
煮面
刚刚已经开锅并调小火的热水,开大火烧开,下入面条,搅动一下防止粘连。
生面熟的快,煮面大约2分钟就够。
这2分钟里,可以把盛面的碗备好,调味。
调味
碗里放适量盐、生抽、藤椒油、白胡椒粉,等煮的面再次开锅后,舀适量沸腾的面汤倒入碗里,辛香的味道你应该能闻到了。
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面汤的多少。
装碗
煮熟的面条用笊篱捞入调味后碗里,
上面摆上刚炒好的芽菜肉末,肉末上放小葱花。
25、小葱适合最后洒顶端,靠面的热气熏出葱香味。
你的这碗手工面完成。
厚朴罗大厨认为它汇集了中餐烹饪水、油、火、烹、调、配这六大基本功,并且还算容易掌握体会,体现在:
水,和面的用水要慢加,煮面用水要多加。慢加水和面和得匀,多加水煮面熟得透。
火,煮面用大火,炒菜时火候要变化。
油,炒菜用的油多了腻,少了会糊锅,还有藤椒油的运用。
烹,狭义指用高温的油炒。
调,使用辛味的藤椒油使人食欲大开,把葱、姜、蒜的味道都融入了其中。
配,面条是死面,吃多不易消化,而芽菜、生抽是历经了发酵,正好有利消化面食。
相比西餐,中餐的好多操作确实无法简单的量化、标准化,好多人会觉得这是中餐落后于时代,谬也!中餐就是同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才用模糊来实现精确的。同一盘菜同一个流程,让不同的人来做,会有不同口味轻重厚薄,因为有做饭人的身体和感知在做主;即使同一个人,大晴天和下雨天做同一道菜,做出来的味道和吃起来的感觉也不会相同。一切都有变数,唯一不变的是保持好你的感知,而亲自去做饭是去开启、保持这种感知的通路,也是去真正享受有益于身心健康美食的基础。
而现在的流行饮食,慢慢割断了人对食物的感知和理解,把吃饭物化成了功利的社交活动、营养摄入、塑身手段......跟一切都可能有关,唯独跟自己真心想吃的那口无关,这也是中医临床观察到许多病症的根源。
亲近自然,恢复传统,让吃饭回归到厨房,从今天这碗面做起。
晚上回家试试?
美其食堂出品往期回顾:
1,你看过那么多烹饪节目,还是做不好菜的原因
2,偷喝老婆这次的鲫鱼汤后,感觉以前的鲫鱼都白死了
3,这个春节,用这道菜征服亲友圈
4,春节后,该给肠胃做个大扫除了
5,这个味道,就是春天里的摇滚
6,笋与肉的第三种关系:尽显调和之妙
7,一切没有享受感的养生,都没大用
美其食堂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