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速,“纯阳之体”,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容易出现烦躁、嘴唇干裂、嗓子痛、体热或便秘的“上火”症状。
面对宝宝的“火气冲天”,家长该如何科学正确“灭火”呢?
宝宝为什么不容易上火
宝宝上火总结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多是由于宝宝本身的体质所引起,外因则是由于饮食等原因所引起。
1、内因中医认为宝宝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而且宝宝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学,引起“上火”。
2、外因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就是火的来源。另外,薯片、饼干等油煎炸零食的摄入也是上火因素之一。环境引起上火,如天气炎热潮湿,水质偏热,易引起上火。
上火主要分为实火和虚火大部分的宝宝上火属于实火,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火,来势比较迅猛;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能会有虚火,症状虽然比较轻,但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容易出现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的症状。
上火的六个温馨提示
有时候大人上火时总会感觉喉咙痛、牙痛、牙龈肿痛、发热等症状,可以根据症状表现判断是否上火,可是,宝宝上火了要怎么判断呢?
上火心烦睡眠少,
友情提示预征兆。
手眼口舌便干燥,
麻麻辨别有绝招。
提示①
眼角有眼屎——肝火
眼角眼屎的出现,说明宝宝有肝火,这时候宝宝可能会容易发脾气、脾气急、不听话。
小贴士:可以榨些芹菜汁给宝宝喝或者将芹菜煮粥喝;还可以吃一些酸味食物补肝阴,平衡阴阳,例如葡萄、火龙果、梨等等;同时要注意作息时间,不能太晚入睡。
提示②
舌头发红——心火
如果宝宝舌头、舌边发红,说明宝宝有心火。这时候宝宝通常白天很爱口渴。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
小贴士:祛心火的食物很多,可以直接给孩子吃鲜莲子。
注意:宝宝口舌生疮、舌苔发黄、口角糜烂、嘴唇起疱疹、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提示③嘴角泛白——脾火宝宝有时嘴角会有些“白茬儿”,这是由于宝宝口内干燥引起的,说明宝宝有脾火。
小贴士:宝宝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可以买一些杨桃、枇杷、苦瓜等给宝宝吃。
注意:培养宝宝喝白开水的习惯,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同时可以清理肠道,排除废物等。
提示④肛门颜色变深——体火正常宝宝的肛门应该是粉红色的,但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有的宝宝上火后会引起便秘,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小贴士: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给宝宝吃些祛火的蔬菜和水果,西红柿、甘蔗汁。另外,还可以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宝宝服用,十分有效果。
注意: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饱,特别是不吃热量高的食物。
提示⑤大便干硬——胃火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当摄入的钙超过推荐量时,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食积而引起宝宝上火,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粪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小贴士:尽量给宝宝清理一下肠胃,不要给宝宝吃很多食物,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可以喝点小米粥、绿豆百合粥等。
提示⑥手心干热——虚火如果宝宝手心是凉凉的、潮潮的,则是正常的;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容易出汗,说明宝宝有虚火。这样的宝宝体质较弱,不能吃寒性较大的食物。
小贴士:妈妈可以给宝宝捏捏脊,搓搓脚心,适当做些小儿推拿。如果情况严重,还是要及时咨询一下医生。
1、听优质亲子教育微课
2、加入亲子教育学习群
妈妈育儿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