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宝宝免疫力低下、智力低下等。传统观念里总认为身材瘦小的宝宝是营养不良,但是今天小康君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胖宝宝也有可能是营养不良!
“虾米?”
胖宝宝也会缺乏营养?我看是营养过剩吧!
事实并非如此!宝宝肥胖只能说是能量过剩,吃得多,运动少。其实胖宝宝同样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很多胖宝宝更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等问题,导致婴幼儿期更容易出现佝偻病,较大的儿童导致抽筋等缺钙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胖了以后,脂肪组织或细胞或储存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等,导致胖小朋友血液中的维生素D不足,而出现缺乏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1过度肥胖部分肥胖孩子是起因于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比如:维生素B6、B12、锌、铁等元素。
2面部“虫斑”民间认为,孩子脸上出现“虫斑”是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
3行为反常孩子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可能缺乏维生素C;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一种信号。
4情绪变化孩子性格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现麻木,这是缺乏蛋白质与铁的典型表现;
孩子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这是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的表现;
孩子情绪多变,爱发脾气,这类性格的孩子大多偏爱甜食;
孩子固执任性,胆小怕事,这是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的表现。
注意
早期营养不良症状还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睡眠减少、口唇干裂、口腔炎、皮炎、手脚抽搐、共济失调、舞蹈样动作、肌无力等。
家长留言:
宝宝快四个月了,现在已经20斤啦!!每次带她去游泳就哭得的历害,那里的阿姨说是因为宝宝太胖不太做运动的原因,请问小康君,宝宝太胖应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喜欢把宝宝养得胖胖的,认为这样就代表宝宝身体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宝宝肥胖可能带来多种疾病
研究证实,宝宝太胖不但不是好事,而且需要警惕。肥胖不仅会给孩子惹来很多麻烦,还可能引起30多种疾病,让小胖墩可能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同时肥胖还会导致宝宝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怎样才能避免宝宝变成小胖子?
要想避免宝宝变成小胖子,一定要规范饮食。孕期的准妈妈就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避免巨大儿。
10-6个月的宝宝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明显比人工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要低。
当然,母乳喂养也会肥胖,如果妈妈比较胖,且进食大量的含油脂的食物,乳汁中脂肪含量就会高,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因此母乳妈妈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同时注意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控制总奶量及喂养速度,宝宝需多少则喂多少,而不是拼命的灌孩子。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长胖点,使用孔径较大的奶嘴或私自将奶嘴孔改大,这种做法都需要警惕。
26-12个月的宝宝要合理安排奶量及辅食的量,避免过多的辅食或奶量导致总能量超标。平时妈妈要注意多给宝宝喝水,三餐里煮些健康的粥或汤,也可以准备些鲜榨果汁,尽量少给宝宝喝过甜的饮料和奶制品饮料。辅食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味,不可添加糖、蜂蜜、食盐、蛋清等。
31岁以后的宝宝保证饮食多样化。平时的饮食做的荤素、粗细搭配,多选择蛋白质丰富、脂肪量低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鱼、豆制品等,脂肪类食物也要适量食用一些。如果宝宝已经偏胖,要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比如油炸食品等。
小康君嘚吧嘚
老观念真的要改一改了,别再追着宝宝可劲儿喂了。建议家长能够定期给宝宝体检,发现有超重或肥胖趋势要及时调整。对于已经是超重或肥胖的儿童,除了规范饮食,还要每日合理配合运动,健康减肥。不可盲目听信减肥产品!
另外,点击里的,输入宝宝的月龄、体重、身长,就能得出的宝宝发育指标是否达标。
育儿常见问题汇总
点击下方关键词,解决宝宝常见病!
丨磨牙丨益生菌使用方法丨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丨血管瘤丨幼儿急疹丨肋骨外翻丨握拳丨常用药介绍丨急救常识丨提高记忆力丨咬指甲丨长高妙招丨认生期丨脑缺氧丨哄睡妙招丨免疫力丨家庭退热法丨口腔健康丨痱子丨小儿黄疸丨过度喂养丨小儿胀气丨罗圈腿丨黄昏哭闹丨抚触丨猛长期丨扔东西丨肛瘘丨喂养难题丨流鼻涕丨爬行丨游泳丨断夜奶丨厌奶丨生长发育轨迹丨调整头型丨鹅口疮丨出牙丨眼屎多丨清理鼻屎丨咳嗽排痰丨乙肝丨晒太阳丨把尿丨积食丨囟门丨消化不良丨湿疹丨发烧丨缺钙丨安抚哭闹宝宝丨绿便丨手足口病丨便秘丨腹泻丨育儿常见问题合集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赚取积分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