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查看食物营养标签

在我朋友的眼里:

那些每天都在算自己吃了多少热量,摄入了多少蛋白质营养的人。

要么是正在减肥的;

要么是正在增肌的;

要么就是身体有病,得控制饮食的。

而我朋友自己呢,身体没病,目前既不想减肥也不想增肌。

是不是就用不着跟他们一样。

天天“算来算去”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确实没必要像上面这三类人群一样。

对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那么“斤斤计较”。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每天摄入营养的多少直接会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否。

比如说:

摄入热量过剩会导致肥胖;

钠(食盐)摄入过多会显著增加高血压风险;

反式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那么,怎么才能简单有效的知道自己摄入的营养是否超标了?

很简单,根据食品的“营养标签”来判断就行了。

什么是食物营养标签?

绝大多数的食品包装后面或侧面,会有很多的文字和图表。

这些文字和图表统称为食物营养标签。

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和产品标准号、营养成分表等也都属于食物营养标签的范畴。

这些食品信息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配料表里有什么?

食品的配料表里主要包括了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原料、辅料等。

连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要在配料表中如实写出来。

所以,我们只要认真看看食品的配料表,我们就能知道自己吃进肚子里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

另外,配料表上列出的各种成分,是必须要按照含量从高到低来排列的。

含量越高的成分,排的越靠前。

营养成分表里有什么?

营养成分表标有食物主要营养成分的信息。

比如主要营养成分“4+1”的含量,以及这些主要营养成分的NRV指数等。

刚才提到的“4+1”,是指5种不同的主要营养物质:

“4”指的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1”指的是能量;

这5种营养物质一般会排在营养成分表的最上方。

营养成分表里标示的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是以每克/ml里有多少来看的。

个别情况是以每一份/XX克里有多少来看的。

如果我们要计算出食品中某个营养成分的总量,就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比如,一盒伊利的早餐奶净含量为ml。

牛奶盒上的营养成分表中注明:

蛋白质含量为2.4g/ml

如果我们要计算这一盒牛奶含有多少蛋白质,则为:

(ml/ml)X2.4g=6g

再举个例子,一份乐事薯片的净含量为40g。

在薯片包装的营养成分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脂肪含量为12.1g/1份(40g)。

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份乐事薯片含有多少脂肪,则为:

(40g/一份(40g))X12.1g=12.1g

怎么样?是不是明白了?

什么是NRV指数?

不少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里,最后一栏都会列出NRV%的数据。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NRV是什么意思。

NRV全称为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ReferenceValues)

这个营养素参考值是营养成分表的核心内容。

如果没有了它,大家看成分表几乎没有参考价值。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国营养学会曾根据营养调查资料和中国膳食特点。

以防慢性疾病为目标。

为我国的居民制定了一套每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标准(DRIs)。

根据这套标准,我们就能知道,某种营养我们每天摄入的平均目标值是多少。

而NRV指数的作用就是提示我们,我们吃掉的食品中:

某类营养占我们每日所需摄入目标值的百分之多少?

是超标了还是没达标?

拿刚才的乐事薯片来举例子,乐事薯片的营养成分表标示出每份薯片的脂肪含量为12.1g。

脂肪的NRV指数为20%。

这个20%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吃一包薯片。

这包薯片里12.1g的脂肪含量相当于我们一天所需的总脂肪含量的20%。

如果我们不吃其他食物,只吃薯片。

一天只需要吃5包(5X40g)薯片。

我们一天所需要的脂肪含量就能得到满足。

同样的道理。

我们也可以根据NRV指数计算出我们每天吃的食品里总热量是不是超过了每日目标值。

还是拿乐事薯片举例子。

乐事薯片的营养成分表里注明每一包薯片的能量为千焦。

占我们每日所需总能量的10%。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吃其他食物,一天只吃10包薯片,我们一天所需要的能量就能得到满足。

如果多吃了,那热量就超标了。

怎么样,是不是理解到NRV下面的数值是什么意思了?

营养标签常见套路

虽然所有的商家都会在自己的食品包装上注明配料表以及营养成分表。

但有些商家为了让自家的食品更好卖,掩盖食品的一些缺陷,会在表上“做手脚”。

单位不同,含量翻倍

首先,不同食品的热量单位并不一定就相同。

一般,能量是用kJ为单位的,但也有用Kcal(大卡)作单位的。

有些商家为了让食品热量看上去显得比较低,会以大卡为单位。

而每1大卡的热量相当于是4.2千焦左右。

像下面这张营养成分表里,能量标识的数值是。

但是仔细一看,后面跟着的单位是Kcal。

如果换算成kJ,就是kJ,差不多是4碗米饭的热量了。

总量不同,差异巨大

这个套路在膨化食品里经常出现。

我们知道,营养成分表一般是按每g/ml为标准来计算营养含量的。

而不少膨化食品则是按照一袋(40g)、四分之一袋(10g)为标准来计算营养含量的。

这样做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从营养成分表上看,像热量、脂肪之类物质的含量会显得非常低。

所以,我们在购买这些膨化食品时,不能只通过营养成分表上的数字高低来判断这个食品的热量高低。

一定要注意营养成分表的含量标准。

无糖、低糖、脱脂?

现在有很多食品,会给自己加上一些标签,如无糖、低糖、脱脂等。

但是,好多人其实并不懂这些标签背后的含义。

这里,我们给大家科普一下:

无糖:g固体或ml液体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0.5g

低糖:g固体或ml液体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5g

脱脂:脱脂的乳品脂肪含量一般是在1%以下

一般来讲,无糖低糖的食物因为甜度太低,口感会很差。

而脂肪低的食物,往往味道也不会好到哪去。

商家为了改善口感,会做一些手脚。

比如往低糖的食物里加油,往脱脂的食物里放糖。

一般来讲,无糖和低糖的食品,很可能脂肪含量比较高。

而脱脂的食品则可能会添加大量糖分。

大家在购买这些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如何挑选健康食物?

刚才说了这么多东西。

现在,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在挑选食品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我们挑选食品时。

我们首先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证食品没有过期。

其次,我们要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xgtz/3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