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小饼干,薯片,布丁,巧克力、蜜饯……进入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争先恐后跃入我们的眼帘,吸引着大小“吃货”们的视线。
当小朋友们向货架伸出小手时,作为家长的你,该如何正确识别食物的营养成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需要我们撕开食物的“名牌”——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指在食品的外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并显示营养信息。
今天,我们来介绍识别营养标签的“三步走”方法,教您练就“火眼金睛”,揭开食物营养成分的名牌。
1
第一步:第一印象,心中有数
拿到食品第一步,我们找到食品包装标示信息的地方,快速浏览商品名、生产日期、储存条件、食用方法、保质期、质量认证、净含量等,对它有一个大体的了解。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认五花八门的外包装下是否有自己想要的食品,也避免买到过期及临期商品。
一些食品会有“高钙”、“高蛋白”、“低脂”、“适合老年人”、“适合婴幼儿”等声称,将自己的特色展示在显眼的位置,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需注意的是,这些“高、低、富含”等声称仅代表该产品与同类型一般产品的比较结果,是一个相对概念,作为食品并没有治疗或预防疾病的功效,大家应理智选择。
2
第二步:精准计算,胸有成竹
营养成分表可以说是营养标签中最重要的信息了,要想清楚了解食品营养含量,需要我们根据食品的营养成分表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营养,确认净含量这一步必不可少。
大部分产品标注营养成分含量时以g或ml为单位,但应注意一些食品会自行定义一份食物的重量,相应表格也会同时展示一份食物的营养成分。
图:不同食品营养成分表中定义的“一份”量不相同
如下图,这是某品牌饼干的营养标签。每盒净含量90g,共12块,平均每块饼干重90÷12=7.5g,营养成分表标注为每块饼干的相应含量。
图:某品牌a饼干营养标签部分内容
我们以此饼干为例,讲解计算过程。
计算步骤:
1、确认一份食物营养成分后,我们可以大致设想每次食用的量,比如饼干,预计每次吃两块,就是两份。那么,每次摄入的量为标签所示一份食物营养含量×2份。
2、每次食用饼干(2块)摄入的营养成分:
能量:kj×2=kj
换算为国际单位kcal约为kj÷4=83kcal(1kj≈4.kcal)
蛋白质:0.4g×2=0.8g
脂肪:2.1g×2=4.2g
碳水化合物:4.8g×2=9.6g
经计算,每次食用饼干摄入能量83kcal,0.8g蛋白质,4.2g脂肪,9.6g碳水化合物。
这些数值对我们全天的摄入量来说是什么概念呢?
这里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