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3562.html
快过年了,
有孩子的家庭需要注意,
有些成人过年解馋的食物
对孩子的健康可能造成威胁。
父母应时刻警惕,
并提醒身边人,
不要给孩子喂这10种食物!
有危险!!!
这10种东西
不要喂给孩子吃
01
酒
一到节日,有些大人就喜欢用酒来逗弄孩子,用筷子沾酒让孩子舔一下,要知道酒精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酒精除了对小孩的肝脏、骨骼、内分泌有害,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更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过年期间,如果有大人拿着筷子在酒杯沾酒,让孩子舔一舔,家长一定要制止。02
果冻
孩子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疏忽大意!建议家长给孩子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小孩食用。
03
元宵、年糕
很多地方过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习俗,但年糕和元宵一般都是糯米做的,0-3岁的宝宝脾胃脆弱,黏性食物不易消化,造成胃酸,还容易噎住,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糯米这种食物还可能加剧宝宝胃酸的反应,会造成宝宝胃部不舒服,因此,不建议3岁以下宝宝吃年糕或元宵。04
话梅、蜜饯
在很多家庭,干果也是新年不可缺少的零食,这些东西大人吃一吃还行,千万不要给孩子吃。因为这些话梅、蜜饯味道好,但充满各种添加剂,孩子是无法消化的,同时这些东西里面还有核,一不小心就会噎住。05
咸菜、腌制食品
有老人的家庭,冬天特别喜欢腌制各种咸菜、肉类,而且在腌制过程中会放很多盐。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致癌物质。咸菜、腌肉、培根、鱼片、牛肉干、鱿鱼丝这类食品,尽量不要给宝宝吃。06
花生、瓜子、坚果
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长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坚果了。医生提醒,实际上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吞咽反射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颗粒仍然容易卡住气管。而且堵住气管后若抢救不当,短短几分钟就可能丧命。尤其像夏威夷果、开心果这种圆形的坚果,宝宝吃在嘴里时,大人一逗,就更容易滑进气管里。07
蜂蜜
1岁以下宝宝不适合吃蜂蜜,因为蜂蜜属于不易消毒完全的食物。
当肠道及免疫系统都未成熟的1岁以下宝宝吃下去之后,会在肠道里繁殖并释放出一种神经毒素,引起幼儿肉毒杆菌病,使宝宝的神经肌肉失调,甚至呼吸系统瘫痪,这可是一种致命的急症。
08
刺身、半熟牛排、醉虾等
年夜饭中,不少家庭都会上一些刺身、半熟牛排、醉虾这样半熟食物,这些食物虽然不少大人喜欢吃,但是却不适合孩子。刺身、生鱼片很多都卫生不过关,含有大量的病菌,在调料中蘸一下几乎没什么杀菌作用,孩子的消化道很娇弱,很容易就造成腹泻、胃肠感冒等症状。一些没有煮熟的鱼(特别是淡水鱼)、半熟的牛肉、生虾蟹、蛙里可能还有寄生虫,儿童感染寄生虫,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09
海鲜
螃蟹等海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胆固醇,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出现风疹块。如果孩子患有哮喘,食用海鲜后就易导致哮喘复发。即使孩子能吃,没有哮喘和过敏,也要适可而止,不能贪吃。10
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的成分有它的特殊性,一般适合于运动员、体力消耗量大的特定人群,在强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
儿童的精力和运动量非常有限,排汗量也不多,而且,从功能饮料普遍所含的成分来看,其中很多成分不但不适合儿童,还会影响他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所以别给孩子喝功能饮料。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食物外,还有薯条、辣条、可乐等食品,宝宝尽量少吃或不吃。
海姆立克急救法
必学
如果是小孩被噎,家长应在联系送医的同时,尽快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快过年了,这个急救知识家长们很有必要掌握↓↓↓那么,准备年货时
怎么给孩子挑选健康的零食呢?
吃零食也是有讲究的。新闻曾报道,一个小盆友吃多了零食,竟然脱肛了......
原来是孩子食用过多零食导致便秘,而便秘是孩子出现脱肛的主要原因。
还有层出不穷的零食质量问题,也让家长们头大,不给孩子买吧,又怕伤了孩子的心,给孩子买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身。到底该如何挑选健康又放心的零食呢?
不慌不慌,下面给家长们推荐一个宝贝!
原来在年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第一次提出“儿童零食”的定义,区别于普通零食,给出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该标准已于年6月15日起实施,儿童零食终于也有了国内标准!
虽然该份标准是推荐标准,并不强制执行。但是家长们只要按照这份标准给孩子选购零食,肯定是双手捧鸡蛋——十拿九稳啦!
01
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原料经过氢化工艺生产的一些油脂,譬如人造奶油这些产品就有可能会有反式脂肪酸。以植脂末为例,能让产品的口感更顺滑。但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对儿童影响生长发育,对成人增加心血管方面的患病几率。
天然的存在于牛羊等的脂肪组织和相关乳制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一般不用担心,主要担心的是人造的反式脂肪酸。
它有很多别名,比如氢化植物油、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植脂末、奶精等。
含有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原料的食品,大概率会出现反式脂肪酸,家长要特别注意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中,会标明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
生活中常见的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这些:
02
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
我们常说的一些方便面的蔬菜包,会经过辐照工艺处理。通常都会明确标注出来。
辐照工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灭菌工艺,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但是对产品营养素有影响,某些情况下会对蛋白质也有影响。
辐照处理的食品虽然不会有放射性危害,但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造成营养素流失,不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
03
少盐少糖少油
少盐:孩子摄入过多的钠,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提出:
7~24月龄婴幼儿的钠摄入应不超过~mg/d,也就是每天不超过0.9~1.8g盐;
2~5岁儿童钠适宜摄入量不超过mg/d,即每天不超过3g盐。
少糖:摄入过量的糖不仅会增加婴幼儿龋齿的风险,也增加婴幼儿额外的能量摄入,增加儿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并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常见的蔗糖、白砂糖,也要注意麦芽糖、半乳糖、乳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蜂蜜等糖类。
少油:摄入过多脂肪,容易导致孩子肥胖,肥胖不光是导致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
04
禁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标准指出,儿童零食的食品添加剂指标向婴幼儿辅食标准看齐。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不管是防腐剂、人工色素还是甜味剂都属于添加剂。家长要避免购买含以下添加剂的零食。
防腐剂:带有“苯甲酸、山梨酸、亚硫酸”字眼等。
人工色素:带“颜色”字眼的,比如日落黄、胭脂红、亮蓝、柠檬黄、诱惑红等。
甜味剂:带有“糖”“蜜”“甜”字的,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糖精、甜蜜素等。
05
零食不能崩到小牙
标准还考虑到孩子们吃零食会不会崩到小牙齿,特别提出了产品物理层面食用安全性的感官要求。
如规定产品的组织形态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产品的口感不崩牙等。
目前其他食品标准没有针对儿童食用时的安全性有相关的感官标准。
包装结构的设计还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性,在儿童使用过程中不应对其产生伤害,如割伤、误食等风险。
06
强制标出过敏原
标准强制要求标示过敏原信息,以及醒目标注影响儿童食用过程中安全性的提示。
常见易致敏的食物及其隐藏来源主要有:
怎么样?咱们按照这个标准给孩子买零食,肯定会安心不少。再来复习一遍~
1.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2.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
3.少盐少糖少油
4.禁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5.零食不能崩到小牙
6.强制标出过敏原
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给孩子买零食怎么这么麻烦,干脆就不要给孩子吃零食啦!
其实不然。
零食是一日三餐外的辅食,被视为孩子们的最爱,零食也并非都是不健康食物,低油低盐的健康零食对儿童身体健康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儿童零食消费指南》中也指出,正餐是儿童青少年营养的主要来源,在正餐有时无法保证孩子所需的全部营养需求时,可以在两餐之间选择适量零食作为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
另外,一些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低糖、低盐、低脂类零食,对儿童身体发育是有积极影响的,这些食物既能为身体提供一定量的能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避免儿童摄入过量的脂肪、糖和盐分,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补充营养的作用。
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剥夺孩子吃零食的权利。能做的只有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零食,让他们吃得健康且快乐!
推荐阅读春节最高19℃!延迟开学!官方发布最新通知!还有这些新规!最高18℃!武汉这些名高年前停止签约!治理校外培训,官方发布最新指示!放假31天!就地过年最高奖励!年武汉小升初全民摇号定了吗?部分家长已做好简历返乡不得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今天起,武汉这些东西通通免费!A+签超高分班!武汉二中、省实验等13区30所学校元调签约划线出炉!签A约!最低!华师一、武钢三中、武汉中学...等公布签约划线!中年老母亲寒假带娃实录:看完我笑喷了!哈哈哈哈来源
中国教育报、首都健康
编辑米小芾联系家长
点亮在看,做温暖的父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