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的P2P老板都 年债市仍然难言乐观。但鸡年开工以来,银行明显学聪明了:股市、债市都没有太大的行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趋势越发明显。那么,理财产品“净值化”是什么意思?又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银行不给理财产品定预期收益率,而是像基金那样按净值申购、赎回。银行没必要再自己贴钱保证客户收益。”金融界人士介绍。
年底以来的债市下跌已经让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不过,不为外界所知的是,有些银行动用已获得的利润填补了亏空。所以投资者并未觉得银行理财产品有何异样,但银行员工的年终奖却缩水明显。
作为该银行的支行行长,黄滔(化名)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名高级销售。“卖多少存款,卖多少贷款,卖多少理财产品都是分行年初定好的指标。我完成任务就好。”黄滔低头又在朋友圈里推送了几条理财产品的广告。然后就匆匆去赶朋友的场子,“晚上约了客户。”黄滔嘿嘿一笑。
虽然出现几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黄滔并不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遇到了就买点。能达到5%的收益率,今年可能就是‘开门红’期间能有几款吧。”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多不到4%。黄滔深谙其中的门道,5%左右的收益率放在年,算得上是高收益。
我们全行的募集规模也就1亿元左右,只面向个人客户,而且希望是新客户。单笔购买量也有上限。收益率达不到,银行自己贴点钱算是打广告。如果放开机构申购,额度几秒钟就会被买光。
黄滔透露
这样的产品肯定只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吸引客户。
黄滔认为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更像是脉冲信号:一个时期冲高,吸引了足够客户之后,就会慢慢回落到市场平均水平以下。过一段时间,没人买了,银行就重新吸引客户,又把收益率打上去,又来一个“脉冲”。如此反复。
补窟窿
不为人知的一点是,有些中小银行的员工,他们的奖金、年年终奖较往年有所减少。这和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有关。
“一大原因可能就是年10月份以来的债市暴跌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跌,银行要拿出一部分利润,才能实现给客户的预期收益。”黄滔指出。
的确,自年10月下旬债市开始下跌,至12月下旬暴跌期间,超过九成的债基是负收益。其中,近两成债基收益由正转负,导致近11个月积累的收益损失殆尽。
整体而言,银行并没有像券商或者基金那样损失惨重。“因为没有加杠杆,银行在债市上的损失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过,黄滔了解到,他所在银行去年年底已经有几款理财产品到期未达到预期收益率。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达预期是年底的普遍现象。
“虽然理财算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但没有谁敢率先打破刚性兑付。而且损失也的确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所以我们银行是动用自营利润部分填上了亏空。”黄滔透露。这就让银行员工的奖金普遍缩水。
数据
Wind数据显示,自年7月1日至12月底,下半年成立的债券基金首募份额高达亿份左右,较上半年增加约2倍,更是年全年债基首募额的8倍之多。其中,定制基金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而定制基金就是对接银行理财资金的。
某公募基金的债券基金经理介绍,定制基金规模的激增是债市下半年一路上行至10月的重要推手。也就是说,这批银行委外资金入市的成本都在高位。在债市下跌中,许多为银行委外资金量身定做的定制基金,净值缩水明显,有些甚至跌破了1元面值。
机构博弈
年1月份,有约30只信用债推迟或取消发行,涉及金额多亿元。
据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测算,将于年到期的主要信用债品种规模合计约4万亿元,考虑到未发的短期融资券,合计规模或达5.5万亿元,且到期集中在一、二季度,预计年上半年到期量至少有2.3万亿元。再融资受阻遇上到期高峰,企业偿债压力较大。
这意味着年债市风险仍旧不小。银行理财产品的前景并不乐观。
P2P作为民众资产配置产品成为趋势,累计成交3.6万亿
年全年的累计成交量为.72亿元,实现单个年份成交量突破2万亿,这个量级在整个金融行业也是非常大一个比重,相比年全年增长了%。网贷行业获得了更多的资金青睐,网贷人气攀升也反映了P2P网贷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成了大势所趋。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约为万人和万人,较年分别增加.64%和.37%,网贷行业人气增长幅度仍然较大。年由于监管政策对于借款金额的限制,致使较多平台出现了向诸如消费金融等业务模式的转型,因此借款人数增长速度远超过投资人数增长。
年1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92亿元,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85亿元,去年同期历史累积成交量为.15亿元,一年时间增长幅度达到了.05%。
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行业监管政策密集落地,金融科技创新方兴未艾,经历了行业洗牌到渐入佳境,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走向成熟发展的新起点,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让互联网金融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年互联网金融将稳中求进,在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同时规范进程也将加速,互联网金融生态将在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制度创新的双驱动下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