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形气未充,脏腑娇嫩,五脏六腑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而孩子又是生机勃勃的,发育迅速的,需要脾时刻运作,运化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因此孩子的脾时刻都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一旦辅食喂养不当,超出脾胃的承受范围,孩子就会发生积食。
如何判断是否积食
1、看舌苔:如果舌苔比平时厚腻,颜色发白甚至发黄,大概率是积食。
2、闻口气:如果口气大、甚至有酸臭味,多半也是消化不良,积滞堵塞在胃肠道里。
4、看睡眠:如果晚上睡眠不安稳、哭闹、说梦话、趴睡,多半是积食。
辅食喂养不当引起宝宝积食,家长别总用山楂,吃这个粥,简单管用
很多宝宝之所以会积食就是因为辅食喂养不当导致的。而不少的家长一发现孩子积食,就给孩子吃山楂,或者山楂煮水。其实,中医讲山楂是只消不补,就是说山楂如果用于“救急”,要快速的帮孩子消食是可以的,但是长期吃反而伤害脾胃。因为山楂只帮助脾胃运化,却不补脾。
所以,建议家长朋友们不要总用山楂,还是要帮助孩子健脾、补脾,把消化能力提升上去,这才是解决积食的根本方法。下面介绍的这个粥,在帮助孩子消食的同时,更补脾虚,孩子经常吃一点,消化能力提升了,就不会经常积食,胃口好,也不易生病。
山药莲子红枣粥
材料:山药、莲子、红枣、小米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干莲子提前泡两小时。小米淘洗干净,放水煮沸后,加入山药、莲子和红枣,小火煮成粥。
这个粥里,山药是补脾润肺的,莲子是补脾安神的,红枣可以补中益气,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补虚损,开肠胃。如果孩子积食特别严重,也可以在粥里放几个去核切开的山楂,不过山楂放个一两天就不能放了,吃久了反而伤脾胃。
孩子积食严重的时候,不妨把晚上主食换成这个粥,空一空肠胃、补补脾虚,还能够润肺止咳,可以经常给孩子吃吃。如果孩子不喜欢淡淡的小米粥,也可以少加一些冰糖。对不喜欢山药的孩子,可以换成山药粉加在粥里,简单管用。
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在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
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辅食每周吃什么》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
在孩子1周岁到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
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