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杜仲茶富含浄化血液滋养肌腑的营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6947166.html

三、杜仲茶是血管的“清道夫”

血液有排出毒素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人体排毒的能力和速度远运不及我们吸入毒素的速度。没有及时将毒素全部排出,随着时间的累积及年龄的增长,血液毒素越积越多,就产生疾病。所以要经常清洁血液,使血管有清洁的环境,将血液毒素清理出去,增强血管韧性。

近代科学研究发现,杜仲体内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这是杜仲在长期演化中与不良环境作斗争的产物,是其用来抵御严酷环境的物质基础。科学家此后研究发现,杜仲抵御严酷环境的这些物质,正是人类健康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天然食物。

杜仲叶(茶)中含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酚类、多糖类等多种天然化合物和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及人体必须的矿质元素、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丰富的营养物质。科学家誉为“天然活性物质的营养库”,所以其具有多样徃和多效性,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心血管作用。从而使杜仲茶具有清除血管垃圾、浄化血液、滋养肌腑的作用。

其中含量较高的天然化活物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总黄酮、总多酚等(彭密军等,,表2-1)的功效作用最为显著。

表2-1杜仲叶(茶)中主要天然化活物含量★

名称

含量(g/g)

绿原酸

2.±0.

桃叶珊瑚苷

0.±0.

京尼平苷酸

3.±0.

京尼平苷

0.±0.

总黄酮(以芦丁计)

1.±0.

总多酚(以没食子酸计)

8.±0.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0.±0.

★资料来源:彭密军等()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这三种疾病是维护心血管健康、延长寿命的重要举措。

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等导致的内脏脂肪堆积,被认为是新陈代谢综合症最重要的因素。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不同,是指堆积在肠胃等内脏周围的脂肪。最近的研究表明,持续服用杜仲茶,将会减少人体内脏脂肪。

Fujikawat.等对4周龄的雄性大鼠进行1周的预备饲养后,让其自由摄取添加35%试验试剂的高脂肪食品90天。结果服食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和车叶草苷研究组与只吃高脂肪食物的研究组相比,内脏脂肪明显减少,内脏脂肪趋于小型化(图2-1)。

图2-1日本杜仲茶降脂效果

(注:HFD:高脂肪饮食,ELE:5%杜仲叶提取物,ASP:0.1%车叶草苷)

日本小林製药株式会社中央研究所药学博士平田哲也先生(6)通过人体临床试验,研究了杜仲叶茶在减肥方面的效果。选择了内脏脂肪在cm2以上27名受试者,其中15人饮食中配合了杜仲叶茶提取物,每天服用由6克杜仲叶茶中提取的杜仲提取物,每日一次。另外12人没有给予服用杜仲叶茶提取物。服用两个月后,测定了受试者体重和内脏脂肪断面积变化情况。测定结果表明,服用杜仲叶茶提取物的人群组平均体重减少2.4kg,内脏脂肪断面积平均减少35.4cm2(图2-2)。

图2-2杜仲茶減肥人体临床试验结果(日本杜仲研究会,6)

日本大学高桥周七教授()走访了患肥胖症的几位女性,这些女性原来出奇的胖,她们思想负担也很重,整天想减肥,试用了各种方法,效果不明显或出现反弹现象。高桥周七教授建议她们坚持喝杜仲茶,她们采纳了这位教授的意见。在她们喝了杜仲茶之后,出现了奇迹:其中一位女性喝了半年杜仲茶,腰围减少了10英吋;另一位女性原体重65kg,喝了一个月杜仲茶后,体重减少了1.5kg,半年后体重变为49.3kg,居然消除了15.7kg的赘肉(高桥周七,)。

年,作者与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对杜仲黑茶辅助降低血脂进行了实验,其结果如下:

表2-2造模期结束时血脂数据()

组别

动物数(只)

TG

(mmol/L)

TC

(mmol/L)

HDL-C

(mmol/L)

LDL-C

(mmol/L)

阴性对照组

10

3.50±0.84

2.38±0.23

1.49±0.15

1.49±0.14

模型对照组

9

8.60±1.49**

4.65±0.81**

1.25±0.25*

4.00±1.07**

杜仲黑茶低剂量组

9

8.35±3.15

4.70±0.92

1.12±0.12

3.66±0.83

杜仲黑茶高剂量组

9

8.22±1.95

4.63±1.03

1.13±0.24

3.95±0.85

辛伐他汀片组

9

7.97±1.67

4.90±0.91

1.14±0.19

4.57±1.18

脂降宁片组

9

8.04±1.88

4.86±0.81

1.15±0.22

4.43±1.02

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span="",**P0.01span=""。

如表2-2所示:给予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10天后,根据大鼠血清TC(参考TG、LDL-C、HDL-C)进行随机分组给样,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TG、TC、LDL-C均显著升高(P0.01span=""),HDL-C明显降低(P0.05span="")。分组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给样组TG、TC、LDL-C及HDL-C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表2-3杜仲黑茶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脂的影响(末次给样后24h)

组别

动物数(只)

TG

(mmol/L)

TC

(mmol/L)

HDL-C

(mmol/L)

LDL-C

(mmol/L)

阴性对照组

10

2.24±0.55

2.24±0.26

1.07±0.11

0.81±0.17

模型对照组

9

6.94±1.95**

4.98±1.31**

0.88±0.11**

4.21±1.7**

杜仲黑茶低剂量组

9

4.17±2.30#

4.38±1.16

0.89±0.19

4.23±1.31

杜仲黑茶高剂量组

9

2.05±0.86##

3.81±0.86#

0.85±0.14

4.06±1.3

辛伐他汀片组

9

1.99±1.18##

5.26±1.46

0.89±0.15

6.39±2.12#

脂降宁片组

9

4.21±1.84##

3.98±0.67

0.72±0.14#

3.94±1.16

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1span="";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span="",##P0.01span=""。

如表2-3所示,末次给样后24h,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G、TC、LDL-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pan=""),HDL-C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pan="")。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末次给样后24h杜仲黑茶高剂量组TG、TC均明显或显著降低(P0.01span=""),LDL-C及HDL-C未见统计学差异。

上述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杜仲黑茶对大鼠血脂有明显影响,高剂量组总胆固醇(TG)和甘油三脂(TC)均明显或显著降低,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国食药监保化[]号)中“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结果判定,杜仲黑茶给样30天后,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故可判定具有降低血脂功能。

俄罗斯学者用药理实验证明杜仲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对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作用显著,且具有持久性,而对低血压患者具有升高血压的功能,这种奇妙的血压调节方式,是世界上任何化学药品都不可替代的。美国哈佛大学胡秀英教授研究认为“杜仲是目前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压药物。美国夏威夷大学姚香雄教授认为“杜仲是最温和而安全的降血压药物”。

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专家对杜仲降血压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贵州省药品检验所、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对猫、狗等动物进行了降血压作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杜仲皮和杜仲叶对动物均有急性降血压作用。

西北大学(秦振栋等,)对家兔等动物进行了降血压作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杜仲皮和叶均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于学玲等,)。杜仲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报告很多,医院内科例(过晋源,)、医院内科的例()、陕西省例杜仲叶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报告等。均说明了杜仲具有显著治疗高血压病的功效。

唐志晗等(7)对杜仲叶提取物(天然活性成分)降血压作用进行了动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有明显的慢性降低作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明显的急性降低作用(详见表2-4,表2-5)。

表2-4杜仲叶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的急性降低作用(±S,mmHg,n=8)

时间/h

对照组

卡托普林

(12.5mg/kg)

杜仲叶提取物

(6.3g/kg)

杜仲叶提取物

(4.2g/kg)

血压

降低值

血压

降低值

血压

降低值

血压

降低值

给药前

给药后1

2

4

6

8

±12

±21

±9

±28

±14

1±17

±11

27±14﹡

±20

19±10﹡

±12

17±13﹡

±11

3±12

±5

24±17﹡

±20

19±17﹡

±17

19±13﹡

±17

5±13

±12

18±10

±2

15±14

±8

17±10﹡

±11

6±14

±11

15±16

±11

9±11

±10

15±12

±13

2±12

±9

11±18

±17

20±18

±12

18±13﹡

注:1j对照组比较,*P<0.05;1mmHg=0.kpa

表2-5杜仲叶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舒张压的急性降低作用(±S,mmHg,n=8)

时间/h

对照组

卡托普林

(12.5mg/kg)

杜仲叶提取物

(6.3g/kg)

杜仲叶提取物

(4.2g/kg)

血压

降低值

血压

降低值

血压

降低值

血压

降低值

给药前

给药后1

2

4

6

8

97±12

92±12

90±10

96±18

95±14

3±18

78±18

15±18﹡

78±14

12±14﹡

86±10

10±13﹡

91±18

6±17

74±15

18±12﹡

76±27

14±11﹡

85±11

12±9

92±12

5±18

80±10

12±7﹡

80±9

10±14﹡

88±11

8±11﹡﹡

95±13

3±19

83±9

10±14

81±5

9±12

86±12

9±12

96±16

6±19

84±7

9±18

85±5

5±10

84±13

12±13﹡

注:1j对照组比较,*P<0.05;1mmHg=0.kpa

从表2-4、表2-5可见,无论是饲喂6.3g/kg或4.2g/kg的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均有明显的急性降低作用。

年,作者与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对杜仲黑茶辅助降血压进行了实验,其结果如下:

表2-6杜仲黑茶对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数据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只)

血压(mmHg)

造模前

造模后

治疗后

阴性对照组

9

.2±5.0

.2±6.5

.7±6.0

模型对照组

9

.1±3.3

.8±6.1**

.3±7.7**

低剂量组

9

.2±5.4

.2±7.1

.4±8.3#

高剂量组

9

.7±7.1

.2±6.6

.0±5.4##

阳性对照组

9

.9±5.1

.0±6.0

.0±4.8##

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1span="",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span=""。

如表2-6所示:造模前各组大鼠间血压未见统计学差异;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治疗后模型组动物血压均显著升高(P0.01span="");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造模后各给样组大鼠血压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杜仲黑茶低、高剂量组大鼠血压均明显或显著降低(P0.05span=""或P0.01span="")。

上述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压均显著升高,提示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治疗后杜仲黑茶低、高剂量组大鼠血压均明显或显著降低。按照原《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3年版)中辅助降血压功能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杜仲黑茶具有辅助降血压功能。

综上所述,医院内科例、医院治内科的例、陕西省例人体临床观察报告、贵州省药品检验所、西北大学、唐志晗等(7)的动物试验可见,杜仲叶(茶)具有显著降低血压的功能和明显的症状疗效。

美国学者的药理研究表明,杜仲降压的药理作用是由于杜仲药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扩张的关系(张康健,2)。

西北大学秦振栋教授作了蛙后肢血管灌流实验,结果表明杜仲叶煎剂在给药3分钟后蛙的后肢血管明显扩张,血流量增大,杜仲叶绿叶煎剂的作用明显较皮煎剂为强。

医院朱丽青等()对杜仲叶和皮进行了化学成分比较和部分药理实验,结果认为杜仲叶有明显的镇痛、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

日本小林制药株式会社与岡山大学医药院综合研究科川崎博己教授共同试验研究:给8周龄的老鼠分别饮用“水”、“5%纯杜仲茶水”,让其自由摄取。8周后、检查16周龄高龄老鼠肠间膜动脉、用血管収缩剂加入血管中观察弛缓反应。实验结果发现:饮用“水”的老鼠的血管基本没有弛缓反应,但服用“5%纯杜仲茶水”的老鼠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弛缓反应。实验说明饮用5%的杜仲茶水,可以扩张血管,扩张血管后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从而说明饮用杜仲茶可以降低血压,缓解心脑血管疾病(6年8月5日,日本杜仲研究会第届定期学术大会资料)。

从祖国医学角度分析,杜仲能入肝补肾,其既有补阳作用,又兼有滋阴作用,故对阴阳两虚及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耳呜心悸、腰腿酸痛、夜尿多、失眠多梦有治疗作用。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所产生的一些主要症状,属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杜仲叶主要通过减少或改善血管损伤、改善脑、肝、肾等脏器的循环而起作用。临床观察中发现,多数患者在降压效果出现之前,首先表现为头昏减轻,精神振作,身轻体健,特别是老年妇女,更为明显。因此,推测杜仲叶尚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目鸟幸一,)。

杜仲叶(茶)具有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冠状动脉,显示有改善冠脉循环的作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减少血管脆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维生素C活性,有效地预防脑溢血、视网膜出血、紫癜等病症。

据有关资料,估计全世界糖尿病人数约有一亿二千万人,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我国糖尿病人数约有三千万人,已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

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德国人对绿原酸及其合成衍生物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日本学者对杜仲叶天然活性成分降血糖进行了研究,发现杜仲叶天然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

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与军事科学院的孙燕荣等研究认为,杜仲能显著增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和消耗,其作用并不需要胰岛素的存在。从而说明杜仲茶具有降血糖作用。

年,作者与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对杜仲黑茶辅助降血糖进行了实验,其结果如下:

表2-7给样前血糖数据(,n=8)

组别

0min

(mmol/L)

30min

(mmol/L)

min

(mmol/L)

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

阴性对照组

7.0±0.3

9.9±1.1

6.7±0.7

16.7±0.7

模型对照组

7.2±0.6

9.6±0.7

7.0±0.6

16.6±0.9

低剂量组

7.0±0.7

9.9±0.9

6.6±0.4

16.6±0.9

高剂量组

7.4±0.9

9.4±0.7

7.1±0.5

16.6±1.0

阳性对照组

7.1±0.4

9.5±0.5

7.0±0.9

16.5±1.1

如表2-7所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给样前模型对照组及各给样组大鼠0min、30min、min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如表2-4所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脂饲喂2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值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杜仲黑茶低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P0.05span="")。

表2-8杜仲黑茶对高血糖模型大鼠模型血糖的影响(,n=8)

给样期

采血时间

血糖(mmol/L)

阴性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

低剂量组

高剂量组

阳性对照组

高脂2周

0min

6.5±0.4

6.3±0.5

5.8±0.4#

6.3±0.3

5.9±0.3#

高脂2周

联合地塞米松1周

0min

6.0±0.5

9.0±0.8**

8.0±0.8##

8.5±0.3

8.2±1.0#

15min

8.0±0.6

14.4±0.9**

13.9±2.3

12.9±1.5

11.0±1.0##

30min

7.0±0.5

11.3±0.9**

10.6±1.8

11.1±1.3

9.5±1.6##

60min

7.4±0.8

11.0±2.3**

9.3±1.3#

9.8±1.5

9.0±1.2##

min

5.9±0.6

9.2±1.2**

8.1±0.4#

8.4±0.8

8.1±1.1#

AUC

14.2±0.7

22.9±1.5**

20.9±1.9#

21.1±2.2#

18.8±2.0##

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1span="",**P0.01span="";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span="",##P0.01span=""。

如表2-8所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脂饲喂2周联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0min、15min、30min、60min、min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升高(P0.01span="")。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杜仲黑茶低剂量组大鼠0min、60min、min及AUC均明显或显著降低(P0.05span=""或P0.01span=""),高剂量组AUC明显降低(P0.05span="")。

上述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高脂饲喂2周联合地塞米松1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0min、15min、30min、60min、min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升高,提示糖代谢紊乱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0min、60min、min和AUC均明显或显著降低;高剂量组AUC明显降低。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国食药监保化[]号)中“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杜仲黑茶具有辅助降低血糖功能。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易引发高尿酸血症,其发病机制是引发肾小球病变导致尿酸滤过減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加、肾小管分泌減少,从而使血液中尿酸值增高。

为了验证杜仲茶对肾的血液浄化、滋养作用,年,作者与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对杜仲黑茶改善高尿酸血症作用进行了实验,其结果如下:

表2-9小鼠血清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检测结果()

组别

动物数

(只)

UA

Cr

BUN

(μmol/L)

(μmol/L)

(mmol/L)

正常对照组

10

.1±20.3

9.1±3.8

9.21±3.42

模型对照组

10

.5±28.9*

23.7±5.8**

16.33±2.26**

阳性对照组

10

78.2±22.1##

12.2±7.2#

18.38±3.84

杜仲黑茶低剂量组

10

.8±23.8

21.8±6.3

20.02±6.53

杜仲黑茶中剂量组

10

.2±31.0

20.2±8.5

16.47±7.22

杜仲黑茶高剂量组

10

.7±16.2#

20.2±5.1#

19.29±5.21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2-9所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均明显或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予杜仲黑茶干预后血清尿酸和肌酐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高剂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未见明显降低;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和肌酐均明显或显著降低(P<0.05或P<0.01)。提示杜仲黑茶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具有轻微的改善作用。

表2-10小鼠血清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检测结果()

组别

动物数

(只)

UA

Cr

BUN

(μmol/L)

(μmol/L)

(mmol/L)

正常对照组

10

86.5±22.8

20.4±5.2

8.37±1.33

模型对照组

9

.2±50.2**

39.6±13.5**

16.40±6.32**

阳性对照组

10

98.7±21.4##

26.3±8.3##

15.32±3.61

杜仲黑茶低剂量组

10

.1±18.0

36.3±9.1

16.24±5.21

杜仲黑茶中剂量组

9

.6±28.5

32.3±6.3#

14.33±4.11

杜仲黑茶高剂量组

10

.3±17.9#

29.3±10.2#

13.42±3.09#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2-10所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予杜仲黑茶干预后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均不同程度降低,中、高剂量组部分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和肌酐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尿素氮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杜仲黑茶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表2-11小鼠肝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

组别

动物数

肝XOD活性

(只)

(U/gprotein)

正常对照组

10

7.33±1.21

模型对照组

9

9.79±1.23**

阳性对照组

10

7.74±1.12##

杜仲黑茶低剂量组

10

9.42±1.39

杜仲黑茶中剂量组

9

8.89±1.41

杜仲黑茶高剂量组

10

8.74±0.99#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2-11所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予杜仲黑茶或阳性对照品干预后肝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杜仲黑茶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上述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以ICR小鼠为研究对象,诱导建立急性或慢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杜仲黑茶对血清尿酸、肌酐均具有良好的降低作用,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动物尿素氮和肝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说明杜仲黑茶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清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巨著《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脚中酸疼,不欲践地…,治肾劳,腰脊挛…”。《中国药典》(5年版)载:“杜仲叶,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瘘软。”均阐述了杜仲叶的补肝肾功能。

中医药学家认为,肾虚、肝淤、血滞是高血压的病因,其病变在肝,病源在肾。杜仲叶能滋肝补肾,恢复排毒、解毒功能,降低血脂、血糖,清除血管淤塞,从根本上消除血滞,这就是杜仲叶(茶)营养物质通过补肝肾来浄化血液、滋养肌腑的作用机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jtlb/5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