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3569.html

高温环境是指在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的生产劳动工作环境。高温环境作业时,机体在生理、生化以及代谢等方面均出现明显的改变,直接影响到营养素代谢及营养素需要量。如影响人体的水、电解质代谢、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一)对能量和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1.能量: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机体能量消耗明显增加。

2.蛋白质:高温环境中基础代谢率增加,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尿中代谢产物肌酐、氮等排出增多;通过汗液可溶性含氮物质如尿素、氨、氨基酸、肌酸、肌酐和尿酸等的丢失也增多,造成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对热环境产生适应后,汗液氮的丢失量减少,肾脏氮排出也代偿性减少。

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高温环境引起人体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弱,应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而脂肪量较少的食物,以进食者接受为适宜。

4.水和矿物质:高温环境中机体大量排汗散热,水和矿物质丢失十分严重,也是中暑的重要原因。

5.维生素:由于高温环境中能量消耗增加,能量代谢相关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需要相应增加;机体对维生素C不仅消耗增多而且需要量增加。同时,由于水溶性维生素随汗液丢失增加,可造成这些水溶性维生素过多的损失。此外,高温环境也可使人体维生素A代谢加快,消耗量增加,最终导致机体对维生素A需要量的增加。

(二)膳食营养需要

高温环境中的膳食营养重点是增加水和矿物质的摄入,也应适量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并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同时,应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1.满足产能营养素需要:当温度超过30℃时,环境温度每升高1℃,能量需要量应增加0.5%。

2.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量与能量需要的增加与随汗液丢失多少有关,可根据作业人员实际劳动强度来调整摄入量。必要时,适当给予维生素补充剂或强化剂。

3.补充水和盐:以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为原则,及时补水和补盐。

4.建立良好的进餐制度:建议早、中和晚三餐占总能量比例分别是35%、30%和35%。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jtlb/9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