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满目的商品怎么选购才不吃亏?背后密密麻麻的食品标签该怎么看?哪些标识是不能忽视的重要信息?其实,包装盒上藏着很多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1
常识篇
食品名称:看专用名称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的表示反应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所以在看食品名称的同时一定要看阐述食品类别的专用名称,否则仅仅看到某些字眼就会对产品产生误会。
例如某“花生牛奶”,下面稍微小一点的字体写着“复合蛋白饮品”。既然是饮品,那么其主要原料肯定是水而不是牛奶,更不是花生。
食品名称前或者后有描述食品物理状态或者加工工艺的词语不可忽视,例如干燥、浓缩、复原、非油炸、油炸、膨化、熏制、粉末、粒状等,这些可以帮你获得对食品更多的了解。
配料表:前几位是主料
配料表中的成分很多,怎么知道哪些是主要的呢?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产品可以不按照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说排在前几位的成分一定是该产品的主料,也就可以反映出该产品的本质。
如果某种产品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有特殊价值的成分,或者强调某种成分极低时,应标识相应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分中的含量。例如:
木糖醇口香糖就需要标注木糖醇的含量;
橄榄调和油就需要标注橄榄油的添加量;
甜玉米香肠需要标注甜玉米的含量。
如果某种配料经过电离辐射线或者电离能量处理过,应当标识“辐照食品”;含有转基因的成分应当标识“转基因”。
营养成分表:有“氢化”两字要注意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必须强制性标识“1+4”即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五项的含量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比值。我国居民脂肪、盐、胆固醇、糖摄入往往偏高,所以需要对食品营养标签高度重视。
在食品配料中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配料中含有以氢化油和(或)部分氢化油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未使用氢化油的除外)等,也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保质期与保存期不同
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也就是说在此期限的食品品质最佳。预包装食品所标注的都是保质期。为此一定要看清楚食品的生产日期。
而保存期指的是虽然超过了保质期,但是过了保质期并不意味着食品的品质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食品的色、香、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没有出现质的变化,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食品安全法》规定,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是不允许销售的,而且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如果你买到的食品已过保质期,即便是没有变质也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食品认证标识要认准
关于食品的认证标识主要有:QS标识、无公害食品标识、绿色食品标识、有机食品标识等等。另外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
QS标识:QS代表着“生产许可”,是关于食品的最基本的要求。通过QS认证就意味着该食品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认证生许可,符合有关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才有资格进行生产销售。
2
配料表篇
0脂肪:糖含量挺高
人体脂肪摄入过多时容易长胖,于是当我们看到食品包装上鲜明的“0脂肪”时,就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它。可是大家忘了除了摄入大量脂肪容易长胖外,糖吃多了也易变胖。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些“0脂肪”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中显示的糖分含量很高。
0糖食物:糖也不低
其实“无糖”并不表示没有糖,一般的所谓“无糖”食物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甜食品,可能含有其他糖类替代品。所以,买的时候要看看食物成分表中是否有糖类替代品,如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另外,如果是无糖糕点类,则其本身就含有淀粉,而淀粉会转化为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不建议过多食用的。
佛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李慧
来源:健康时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