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国民营养计划(-年)》发布会(实录四)
今天分享最后一期《计划》新闻发布会实录内容,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有10位记者提出了不止10个问题,可见大家对营养问题非常 我们 金小桃:
科学依据和几个具体的硬指标,想请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教授给大家介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严卫星(焦非摄)
严卫星:
我们整个计划制定的一系列指标都是在详细、科学、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再广泛征求意见,通过专家论证以后决定的。在整个计划指标设置过程中,我们注重几方面的思考。第一,特别 金小桃:
这个问题我想补充一点。关于硬指标的设置,无论是在专家调研的过程中,还是在第一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讨论的时候都提出来了,因为对指标的设计既要有基础,又要能够实现,所以刚才严主任介绍的情况,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应。而且这个指标的体系建设,随着营养健康工作的深入和计划的落实,还会有一些调整变化,比如某些食品营养的情况,现在与过去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包括食物摄入、营养吸收都有变化,包括其他方面,比如饲料结构、食物结构、生态环境也有变化,将来都会有一些技术性指标去体现。这些成体系的指标会随着计划的落实和工作的推进,不断推出。所以我们期待这些指标通过各方的努力,早日出现,指导和满足国民营养健康方面的实际需求。
新华社记者提问(焦非摄)
新华社记者:
现在国人都很注重养生,传统的食疗养生和现在所提的营养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对于养生有很多误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伪专家”,《国民营养计划》针对这些问题,有没有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谢谢。
金小桃:
这个问题请张磊时副司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磊时(焦非摄)
张磊时:
中医养生应该说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也是上下五千年中国人民防病延年的经验总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营养在我国传统的定义,“营”就是谋求,“养”就是养生。食疗养生就是共同谋求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所以食疗养生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简便、适口、廉价、安全有效等特点,能够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食养指导,提供不同地域及四季饮食的原则和禁忌,提供食物搭配的功效属性,也能够提供“食药两用”,食材的功能配伍及技术方面的方法等等。食疗养生和现代养生学一起,将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中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谢谢。
金小桃:
刚才张司长简要回答了,我想补充一点。对于中医食养是中国特有,但是国际上也有一些国家有类似的案例。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确实存在着食疗养生方面的信息混乱,还发生了一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包括像以前已经披露的所谓大师、泥鳅治病、绿豆治病等。这些问题要解决,所以《国民营养计划》当中有专门的一节来描述,给大家讲清楚这件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做法。
食疗养生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有着几千年不同的地区风格,无论是对中华民族健康问题、营养问题,还是时代的繁衍问题,都作出重大的贡献,不容小视。但是怎么去其糟粕,怎么避免现代社会中过分趋利,以及主要营养成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需要在落实计划过程和分解行动方案当中,与相关部门一起配合抓好落实。比如中医药管理局,现在对这些事已经进行了研究,包括中医药法今年正式实施以来也取得一些新进展。所以我谢谢你提的这个非常好的问题,也希望媒体记者共同 我 金小桃:
谢谢科技日报的记者。三句话不离本行,把最前沿科技的事提出来了。大家都知道,年的6月21号,也是国务院办公厅以年47号文发布了《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是我在这儿发布的,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对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和我们国民营养健康工作的关系,我们在很多场合都已经进行了介绍。健康缺少不了营养,营养是健康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国家试点工作以来的成效表明,我们在抓一个国家中心、七个区域中心和X个应用发展中心,以及产业园建设的过程中,就把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纳入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一个部分。健康产业发展据我们专家预测,在未来到年左右,将会达到17万亿美元,当然再乘以到时的比价,大概是在百万亿(人民币)左右的情况。这个产业届时将有可能会占据GDP一半左右,所有在这个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国民营养计划所提出的营养产业的发展,也会在这当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全息数字人是围绕着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现在看这个模型将随着大数据的集聚加快实现。大数据集聚和我刚才介绍的一个国家中心、七个区域中心建设,将会在年全面建成,数据的归集从今年开始。昨天刚刚在国家卫计委主任会上展示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国家与各个省的连通,上报数据的问题平台已经解决,上报数据主要的责任者是各省的卫生计生委。全息数字人是为让我们大数据中心所有个案形成一个可视化的,同时也能够实时向你提供各种生命体征、各种特殊的组学数据,各种影像资料,包括生产、生活当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如果我们都能抓到,就可以向你提供准确可靠的健康与医疗方面的提示。所以对全息数字人而言,未来与营养健康,就像曾经有一篇文章描写的一样,早晨开始就会提示你今天一天的行程,你的生理机体状况,能够适应的工作强度以及其他方面等等,这样的话能够在每一个时刻(提醒),假如你需要随时提醒或者是某一个特殊的方面的原因需要提醒(至于未来怎么去运作,什么样的模式,我们还在研究当中),就会提醒你今天中午你应该吃什么,你的营养水平应该在什么样的标准等等。全息数字人在未来对于我们的营养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再往前发展的新生物学革命、新技术革命,推动人类对健康长寿方面的最新进展,就完全是在智能化的情况下给你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指导。就像工业制造4.0,也就是柔性生产,单独订单,个性化、精准化。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到那个时候也可以提高到非常精准和个性化的角度。
所以对于全息数字人的应用会带给我们一个营养健康方面全新的感受,同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计算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也会有对每一个人的营养健康现有状况的评估,未来的需求以及随着生命周期不同年龄段的要求都不一样。就像在座的女士们、先生们都很年轻,你们的营养需求吸收都非常旺盛,代谢免疫都处于非常好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营养供给不足也会造成很多问题。我到这儿劝大家,不要等到大数据的精准营养才重视营养问题,现在告诉你们一个最简单的营养的好方法,就是什么都要吃,什么都不要多吃,就能够保证你既营养又安全,服从你们自己身体的需要,达到健康的目的。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焦非摄)
光明日报记者:
现在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已经有两亿多人次,他们在校期间的餐饮营养状况受到了社会广泛 金小桃: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因为中小学生是在青少年阶段,用我们民间的话讲,正好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营养的供给和保证、营养的均衡和科学非常重要,不是说大鱼大肉吃好的就有营养,也不是说蔬菜、植物、蛋白就能概括全部,因为营养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吸收。比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问题,脂肪的问题,各种维生素、纤维素,甚至有人把营养素扩大到六类,包括饮用水,因为它不可或缺,人自身包含的水分都是非常大的比例。对中小学生的营养问题,最近在全国政协一次专委会上,中央领导也对此表示了 中小学生现在在贫困地区,后来发展到连片贫困地区,有一个午餐的供应,我借这个例子来讲一下午餐供应当中的不足。我在去年陪同领导同志到某省去看,而且在中小学食堂里就餐。就贫困地区而言感觉到比以前有很好改善,而且我们就餐的学校非常认真,有专职的食堂厨师供应中午的饭菜。这当然是好的一面,对中小学生的营养保证和他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是我们还了解到,还有一些中小学在营养午餐的供应方面还做不到专门供应,经过食堂自身哪怕是盒饭,由供应商供应的可口、热腾腾、具有一定营养的午餐,甚至用饼干这类快速食品代替,还没有达到完全落实好促进好这一项工作,所以现在和教育部共同要做的事:第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推动营养午餐的落实,第二,对营养午餐的标准和具体的供给方式进行相应规定。比如营养包的问题,比如营养标准的情况,对于青少年来说,在有限的资金里怎么样做到既可口,又能够提供相对营养更充分的午餐。
随着大家共同努力,这方面也会做得越来越好,同时为《国民营养计划》的实施和健康的保证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谢谢。
金小桃:
我们每一个国民都要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的学习,正如前面说的“应知应会”是初步的,不仅仅应知应会,还要把能力、水平提高。中国的饮食非常复杂,以前有八大菜系,现在更多了。每家每户都不一样。为什么讲母亲的味道最好,因为你从小的味蕾就适应了母亲的这套菜谱。这样的复杂情况下怎么做好知识的普及,我们讨论的时候也在说,限盐、限糖,糖多舒服,小时候我们那个年代能有一分钱买一块糖放在嘴里就是一种享受,但是现在随着人民营养的富有化,不缺乏营养了,限糖的问题就要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出国都能感受到糖太甜了。限盐、限糖,盐是百味之鲜,没有盐绝对出不了鲜。但是怎么控制在合理的状态,怎样逐步达到我们的要求,这都是应该不断反复地向国民普及培训的一些基本知识。但是要把口味改过来非常难,北京市已经用小勺控制盐量。所以我觉得刚才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要补充回答的就是我们在知识的给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各个方面还要下更大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民营养计划》很好落实,行动方案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为我们营养健康工作上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
中国营养学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