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白读好书范志红给孩子最好的食物

鳕鱼事件让孩子们的食品黑名单又拉长了一项。不少妈妈纷纷感慨:我们的孩子到底还能吃些什么?其实,适合孩子的好食品不是没有,而是需要妈妈们蹲下身子,花点时间,用心去寻找和发现。

当下,有多少妈妈给孩子选食品,是看广告响不响的?有多少妈妈给孩子选食品,是看包装俏不俏的?有多少妈妈给孩子选食品,是看口感好不好的?与其一边“听别人的”给孩子选食物,一边又担惊受怕不知孩子每天吃的东西不知何时上了黑榜,那为什么不自己强大起来,自己做自己孩子的食品专家,踏实而又信心十足地给孩子选食物呢?毕竟,没有任何专家比妈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听闻范老师出新书,还是与孩子饮食有关的,立刻收入囊中。毕竟,对于食品专业科班出身的我,对于食品界的权威级专家、导师范志红是充满了信任和钦佩的。在我看来,范志红不是什么顶着多少光环和头衔的所谓专家,她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农大食品科学方面的博士和老师。

尽管这本《给孩子最好的食物》的装帧设计十分俗套,与市面上众多的畅销书封面雷同,体现不出一点权威性,但是对于了解范老师背景的人来说,糟糕的封面设计并不妨碍这是一本好书。只可惜,封面设计与范老师书中实在、亲切的内容不太搭调,未免会影响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妈妈的选择。

范老师自己在书的后记里也说“当这本书的编辑告诉我《给孩子最好的食物》被塞在婴幼儿食谱的书架一隅,淹没在断奶辅食书籍中时,我知道,普及健康饮食观念的路还很长”。

但是我真的想跟范老师说一句:尽管有一些妈妈缺少慧眼发现不了好书的因素,但是最大的原因还是图书的设计、宣传工作没做到位。我甚至怀疑,负责推广发行这本书的人,根本就没有好好看懂这本书的价值,导致这块金子,至今还埋没在土里。

你知道食品里的防腐剂和食盐,哪个对孩子身体的危害更大些?我想大部分妈妈都要说防腐剂。可是错了,书语:“国家批准使用的防腐剂都是安全的,它们的毒性比每天吃的食盐还要低,相比之下,如果盐吃的过多,对人体的危害反而更大一些。”

你知道路边的烧烤不能给孩子吃,但你知道烧烤产生的烟对孩子也有很大伤害么?你知道炒菜时锅里腾起的火焰有什么危害吗?它们和熏制食品、深度油炸食品一样,含大量强致癌物苯并芘。那么如果避免不了吃到含有苯并芘的食物,有什么对策来降低危害吗?这个我可不告诉你,自己去书里找答案吧!

很多妈妈都知道,吃鱼能让宝宝更聪明。于是很多妈妈经常给孩子买各种海鱼,到高档饭店吃各种海鲜。在我家里,我最多允许TONY每周吃一次鱼,而且我给他选的尽量是进口商品超市里面日期尽量新鲜的三文鱼、银鳕鱼、黄花鱼。我老早知道这些水产品不能经常吃,只是简单地认为现在的河流海水都污染严重。

只有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海鱼的真正危害,在于它里面含有的环境污染的产物——汞。汞是一种神经毒物,说简单了就是伤脑子和神经的。最重要的是,汞进入人体后不容易排出,一旦吃进去,就安家了,这可怎么了得!书中明确提出“鲨鱼、金枪鱼、鲭鱼及海贝、鲍鱼、鱼翅中含汞量最高,危险最大”。范老师也提到减轻汞危害的措施,就是“常喝牛奶,多吃蔬菜。”所以咱们平头老百姓,还是老老实实地吃咱的青菜豆腐最安全!

怀孕以来我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看标签。不管它包装的多精美,不管它宣传的多有营养,它的真实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印在包装上的标签。

标签怎么看,看什么?凭借勉强及格的专业课成绩,和工作以来对食品和健康的研究,我斗胆说说我的体会。我手头刚好有一瓶昨天买的“三得利”牌利趣拿铁。就拿这个举例吧。

在这瓶饮料靠下的位置,有一个白蓝色的标签,画着QS标识,写着“生产许可”,这是经过食品监管部门批准合格的,表示“食品安全”的标志。如果找遍瓶子也找不到这个标志的,那就可以直接把它送到垃圾桶了。

有了QS标识,只能算过关。下面就要找最要紧的东西了:成分表。可以说,无论你的产品名称再花哨,再好听,再诱惑,就算你号称是皇帝的祖奶奶牌,只要翻出成分表一栏,全部都让它现形。

来看手头这瓶饮料,品名:利趣拿铁咖啡饮料。前面不重要,后面才是重点。咖啡饮料,那么充其量只能算是饮料而已,偶尔喝喝无害,但是千万别把它当白开水,也别想拿几块钱的东西跟几十块一杯的咖啡相比。

再来,是保质期。这款饮料的保质期是9个月。这里就有讲头了:我在超市里买果汁的时候,注意,是%纯果汁,果汁饮料不算在内,我很少买。下同。超市里纯果汁一般有2种,冷藏和非冷藏。

冷藏代表:光明。这种果汁一般在开架冷柜中存放,保质期一般是15天左右。

非冷藏代表:汇源。这种果汁一般在常温货架摆放,保质期在3个月以上,甚至还有保质1年的。

大家想想,让你选,选哪种?你当然可以为了方便,选择保质期长的;但是我的答案却是:一定要选保质期短的。因为保质期越短,它里面添加的防腐剂之类的物质越少,营养保存越完整,危险性越小。这也算是选择食品的一个原则吧。

随之而来的就是另一个原则:同一类产品,保存条件是冷藏的,就不选常温的。

再来就是重头戏配料表了,也就是成分表。来看这饮料的成分表:水、白砂糖、全脂奶粉、咖啡粉、脱脂奶粉、食品添加剂、食用香料。

在这里再介绍一个我选食品的小窍门:如果你在两个同类产品中举棋不定,找出配料表,选配料表里项目最少的那个。相对于市面上卖的其他各种饮料,我发现这款的成分是比较简单的。一些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香料在所难免,但是能干净利落地把成分在两行内写完,这在各种花花绿绿的饮料中算是比较出色的。

不信,你去找一瓶绿茶饮料或者其他的饮料,我保证它的成分五行都写不下。注意,我说这瓶的成分出色,不是说它就比别的饮料好,而是向大家举例说明一个小原则,就成分方面,有成分简单的产品我绝对不会选复杂的,有成分表两行结束的产品我绝对不会选五六行还没写完的。你懂的。

这瓶饮料再下面,就是厂家信息了。这里也奉献一个我选食品的小原则:尽量选择大城市的,如北京、上海等。按照经验,大城市的食品监管力度更强一些,毕竟,从省市政府这一层就高度重视了,出了安全方面的大事,不仅乌纱帽不保,恐怕还有身家性命的风险。所以大城市的各方面监管要相对严格一些,但不是说小城市的监管就不好,只是从整体层面上,大城市的上层更重视一些而已。

当年的苏丹红鸭蛋、三鹿事件等等好几件安全事件都出自一个城市,那么大家就会想,看来这个城市的食品监管不是很到位。落实到我们的购物计划上,那就是尽量避免选择这个城市生产的食品。

回到我们的主题——《给孩子最好的食物》这本书上。范老师在这本书里,真可谓是心细如发、苦口婆心。从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能买到的食品说起,一点一滴地给我们讲解原理、分析利弊。

比如,我以前选择面包,也不免以口感为中心,不小心就买到高热量、营养价值却不高的品类。之前我总觉得“法棍”这种简直就是垃圾嘛,又硬又干口感也不好,面包店脑子进水了,干嘛要做这种又难吃又难看的东西出来?后来逐渐明白,法棍其实是面包家族中的优良品种,对健康大有益处。

从现在起,放弃那些松软的丹麦牛角吧!范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那些松软可口的松质面包“其中所含饱和脂肪和热量实在太多,而且非常可能含有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我认为它是我们可以长期放在手边、随时查阅的一本食品安全工具书。范老师在书里选择的题材是信手拈来,而且完完全全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方便买到、且经常买的东西。

比如怎么选鸡蛋,怎么选牛奶,怎么选糖果,怎么选饮料,甚至就连爆米花、奶片这些孩子们常吃的零食,都手把手地教了我们怎么去给孩子选择。这些其实也是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最关心的话题。从这些方面来看,这本书的起点非常之低,语言简单明了,虽然是科普类的读物,却可以让任何识字的人都能看懂,真是应了那两个词: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除了选购食品的方法,范老师在这本书里还从营养学的角度介绍了各类食材的搭配方式。她在孩子一日三餐必须要吃的大米、粗粮、蔬菜、水果、果仁、豆类、肉类、水产等几个方面都一一作了介绍。怎么选,怎么吃,怎么搭配…无所不全。

在书的最后一部分,范老师给出了不少食谱范例,是她根据营养学的知识,按照季节特性,特别为孩子们打造的健康菜单,既简单方便操作,又营养美味。讲究食物的营养搭配这一点,是市面上很多儿童食谱无法做到的,也是我们作为家长,在今后给孩子的一日三餐里,需要努力的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xgtz/4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