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课程我是小小营养家项目式学习的理解
项目化学习包含了多种形态:从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学习、STEAM到最新的基于现象的教学。其中,融合数学、跨界数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将多学科进行综合,渗透在每一个小的学习环节。从最具有系统性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特征的IB课程到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都可以看到项目化学习的影子。在产品的互动过程中。在与各种材料和文本的互动中,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主动识记、理解为了完成这一产品所需要的知识。校本课程的数学项目式课程探索“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了全国人民极大的信心。“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白衣天使们不眠不休的抗争,让我们看到新增的逐渐趋于零。疫情来势汹汹,但也磨练了我们历经风雨的勇气。此生不悔入华夏,大概是每位中国人内心的呼喊。与此同时,本校园岭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虽然不更奔赴抗疫情一线,但是也在坚守自己的教学“一线”。“我甘愿做配角,瞒着所有爱你,我携满天星辰以赠你,任觉满天星辰不及你”是每位老师们的真实写照。同学们也是深有体会,从开始征集“我能为疫情做什么”、“小小的我大大的能量”“我们的祖国妈妈”,到最终选定课程题目《隔离不隔情、防疫不防爱:我为抗疫病人制作营养餐》。同学们自主设计、投票选择,自由发挥着自身的创新想法。此次项目式学习也在同学们热情高涨,在一次次感动,与认真调查、分析数据,整理数据、主动探索中,取得了圆满的结束。1.新型冠状病毒现状
“别急我们来了!”“待到疫情过去春暖花开之时,再定时间举行婚礼!”“你也报名了,大家都克服困难,为疫情努力”“一碗白粥一包榨菜一瓶水,还有十四亿人多大总理”平凡却伟大的逆行者,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孩子们最佳的学习榜样。面对疫情,同学们也想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现状。究竟新型冠状病毒是怎样的现状呢?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考!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当看到同学们新奇想法的时候倍感惊喜。有的使用了直方图、柱状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散点图等多种形式。有的记录全国部分地区新型冠状病例统计、有的是深圳“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每日新增变化,将数学的统计绘制成数学绘本,更加清楚的看到数据明显的变化。还有的同学使用电脑作图,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统计相结合。这也是项目式学习最大的魅力,把主动权全部交还给学生,学生自己想做就是最大的学习兴趣。2.我是小小营养家
想与新型冠状病毒做斗争,战胜病魔,与食物的营养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同学们开始进行营养成分调查,用数学回本的形式讲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所有成分都精确到克数;有的同学使用表格制作,在网上查找同一种食物的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排名;或者不同食物的蛋白质、脂肪等的不同含量进行自我设计。融合美术培养孩子们创造美的素养。在研究完营养成分后,同学们还提出猜想:“研究鱼翅和燕窝的营养成分,是否可以找到普通食物替代他们?”学生在肉类、鱼类、水果、蔬菜四种食物类别中,每类选择食物进行营养含量研究,做成了含有数学图表的数学绘本。比如:“鸡肉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是”。还有同学用A4纸,做成类似于翻书,将制作的表格立在上面,像是打来的立体贺卡。这平面的区别在于,统计图是通过粘上去立在纸上的,想要的故事人物也可以粘上去,这点必须要考虑数学图型三角形、四边形的稳定性。期间还需要结合小数、分数的计算、与五年级数学知识紧密结合。3.病人营养餐设计方案
想要切实帮到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制作完美的营养餐,同学们开始了营养餐设计方案。同学们自定义菜名、营养含量分布、制作步骤、颜色搭配的学问、荤素多选择搭配等等进行了自由选择。此环节融合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等学科,重点对数学知识的分数的大小、小数计算、图形的设计进行了渗透。在写制作步骤的时候,有的同学使用了分数,如:“做面食,第一步使用了这团面粉的四分之一,第二步使用了这团面粉的二分之一,我们用剩下的…”等等;在选择菜品的时候,有的使用立体图形,如:“我想制作长方体的寿司,宫保鸡丁里胡萝卜是棱长XX的正方体…”等等;在多种食物搭配时,有人如“我设计的三种荤菜,四种素材,两种主食,可以进行3*4*2种不同的搭配…”等等;在计算做菜营养成分含量之后,我还能计算做菜成本,等只要是能想到的,同学们将五年级知识充分的运用到了项目式学习课程中。4.病人营养餐大制作
有了详细的方案,同学们很快就投入到菜品的制作中了,他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具体制作营养餐!并且用照片、视频记录了制作营养餐前、中、后的过程。该环节按照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操作,期间同学们需要用数学中“重量单位:克、千克”进行称量,进一步区分物体的重量;在切香菇环节,需要利用分数的基本概念,制作香菇的“花纹”;切青菜的时候给青菜设计“黄金分割比”,也离不开小数的应用;以及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数学符号,都给营养餐赋予了新的数学之美。也融合了美术、语文、科学、英语等学科,这让我们制作的营养餐不仅好吃而且更好看。有制作前同学们可以摆放好所用食材、制作中的辛勤瞬间、制作后的营养搭配照、小厨师和菜品的合照等等各种照片;更有制作的过程、剪辑整个制作前中后的过程、也可以插入你自制的音乐、放上你喜欢的中英文字幕等等精彩的视频。基于项目式课程的反思改进项目式学习带来了自由呼吸式的教育。张悦颖校长曾说:“我总是相信,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基因,一个校长的使命就是解读学校的基因,并构建一套个性化的学习系统”。本次我是小小营养家从项目选定、设计到制作成品,都是学生自由发挥的成果。每个孩子是独特基因的源泉,将课程全部交还给学生,学生去思考、去设计,发挥属于他们自己的别具一格的想法。给孩子们自由呼吸式的教育,正是项目式学习最大的魅力。
项目式学习是融合教学实践新的升华。融合意味着什么?自马拉·萨蓬—谢文曾解释融合意味着我们都有归属,用不斗争的方式争取时间和课程。融合也意味着所有儿童都被接纳,所有学科尽可能的渗透进生活。尤其是在病人营养餐设计方案中将语文、英语、美术、科学等学科与数学学科相融合,旨在让孩子们体会学习的乐趣,发现数学的奥秘。
项目式学习为行为矫正开辟了新途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残疾人教育促进法》和与考试便利性调整措施相关的事项等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所有的孩子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