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食物相克”是个喜闻乐见的话题
所谓“相克”是说
“某某食物和某某食物不能一起吃,否则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食物的成分有很多种
可以互相组合发生的反应
理论上也有无数种
所以“食物相克”或者产生有毒物质
在逻辑上有出现的可能
这也是各种“食物相克”
层出不穷的原因
因为这种“逻辑上的可能性”
再加上一些影视剧里利用食物相克
来“杀人于无形”的桥段
许多人对这些传说采取了“宁可信其有”态度
把自己吓得战战兢兢
唯恐一不小心把自己和亲人给害了
几个经典的“食物相克”传说
在解析“食物相克”这个说法之前
我们先来解析几个经典的
“食物相克”传说
菠菜与豆腐同吃
菠菜和豆腐都是很好的食物
传说不能同吃的理由是
豆腐中的钙和菠菜中的草酸
会结合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
在体内形成结石
那又如何呢?
如果单独吃菠菜
那么草酸就会被人体吸收
进入肾脏之后
如果浓度足够高就可能与那里的钙结合
别忘了人的体内本来就是有钙的
然后沉积下来形成结石
当然
对于肾脏功能健全的人
这些草酸能被处理掉
倒也用不着担心
但对于那些肾脏功能不健全
或者本来就有肾结石的人来说
菠菜中的这些草酸就是雪上加霜了
如果菠菜中的草酸被同时吃下的钙结合掉了
就不会被吸收而直接排出
这里的钙
甚至起到了解毒的作用
所以
如果豆腐中的钙不受菠菜中的草酸影响
那自然是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真的被草酸结合而不能吸收
相对于少吸收草酸对肾的保护
损失点钙并没什么可惜的
豆浆与鸡蛋同吃
“豆浆不能与鸡蛋同吃”
是关于豆浆的禁忌中流传最广的
这个说法的理由有两种:
①
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
能够抑制蛋白质的消化
降低营养价值
②
鸡蛋中的粘性蛋白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
形成不被消化的物质
大大降低营养价值
第一条还算有点谱
大豆中的确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
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从而降低对蛋白质的吸收
我们说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吃
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坏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
不过
这跟鸡蛋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它的活性被破坏了
那么就不会影响对任何蛋白质的消化
如果没有被破坏
那么不仅是鸡蛋
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
第二条纯属以讹传讹
胰蛋白酶是人体或者动物的胰腺分泌的酶
作用是分解蛋白质
在植物中并不存在
维C和海鲜同吃
传说海鲜里的五价砷
会被维C还原为三价砷
从而使人中毒甚至致死
实际上
海鲜里的砷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
无机砷的含量在海鲜里所占的比例很低
其中多是五价砷
少量是三价砷
有机砷对于人体是无毒无害的
五价砷在特定条件下
有可能被维C还原为毒性大的三价砷
但人体不是化学反应器
这个反应在体内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效率
也都未然可知——按照最坏的情况来估计
砷超标几倍的海鲜
其中的无机砷被维C完全转化成三价砷
也得吃下几百公斤海鲜才能中毒致死
“食物相克”的传说没有一条是真的
不管辟过多少条“食物相克”的传说
人们还是会问“那某某和某某一起吃呢”
对世界大多数地方
并没有那些禁忌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人
也根本记不住、甚至完全不知道
那些“禁忌”
实际上
本来无毒的两种东西碰到一起
需要发生复杂的变化才可能变出毒性来
人体不是一个合适的化学反应器
而烹饪或者吃进肚子
食物成分之间发生的反应都很简单
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
还没有被人类发现
很多时候
所谓的“食物相克”
仅仅是有一些食物成分之间能够发生反应
生成的产物不能被人体吸收而已
这些不能吸收的东西随着肠道排出去
可能会影响了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
但并不会像传说中的那样
会导致“有毒物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