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的营养学
Dr.Kolisko关于营养学的五个讲座
作者:尤金·寇立思可(医学博士)
译者:鞠红梅
校对:予茜(生物学博士)
大小:32开
页数:页
字数:6万字
·中文译者推荐序·
寇立思可博士一生完全致力于人、大自然以及其与整个宇宙关系的深入研究,并于年开始做了关于营养问题的五个讲座。寇立思可博士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的观点区别于西方传统的营养学观点,却在一定程度上跟我国的传统医学不谋而合,例如:
强调营养的个体性,“一个人的美食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强调进食和食欲的关系,即使顿在物质成分上营养丰富的食物,但如果你不喜欢,对你来说不好吃,那就不会对你有好处。
强调我们吸收的不仅仅是食物的物质成分,更重要的是吸收食物的生命过程。
如今,营养学作为-门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利益的驱使,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营养的本质,因而各种营养素、代餐等应运而生。在这个意义上,寇立思可博士关于营养学的系列讲座绝对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尤金·寇立思可是鲁道夫·施泰纳最主出的学生之一,曾在维也纳大学接受过医学博士学位教育。他也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的权威,出生于教师世家。作为医学、动物学、化学和历史的讲师,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他都非常受欢迎。他于年在伦敦去世,享年46岁。
·序言·
寇立思可博士(Dr.EurgenKolisko)在年做了一系列关于营养问题的讲座。我做了速记笔记,但这些笔记最近才被打印出来。因此,寇立思可博士没有机会以他认为适合印刷的形式对其进行处理。尽管如此,正如我在他关于《人智学认知的三个基本问题》的讲座出版物中所提到的那样,寇立思可博士一生完全致力于人类、大自然以及与整个宇宙关系的深入研究,如果不发表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将是一种遗憾。
现在,当我们面对教育、医学和农业的改革时,引入这些新思想非常重要,它们也可以在新世界的建设中发挥作用。
正如在我们发表的关于人类三元有机体的一系列讲座中所述,我们必须首先在身体、心魂和精神(身心灵)中理解人类本身。
如果想要有一个理解各种农业问题的正确背景,我们必须了解营养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我们必须懂得给人类提供正确食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将为人们构建一个健康的身体,使其心魂和精神的活动能够在这个健康的身体内生存和发展。
这些讲座最初由德语演说,寇立思可档案局秘书长G.克纳普小姐修订了这些讲座的翻译。我非常感谢D.乔丹夫人的慷慨捐赠,这使得开始印刷这一系列成为可能。
L.寇立思可
年3月21日
内容节选
营养讲座一
《物质的转化》
每当我们试图面对有关营养的一些问题以及各种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严格应用,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有挑战性的领域,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主张。
我们也知道,在这个领域很容易遇到许多偏见,这种偏见可能更多地卷入党派斗争而不是政治生活中。
卷入各种各样的党派观点是很容易得。
因此,我想在这些讲座的开头就清楚地表明,我无意宣传一种特殊的营养学,或者谈论人们应该吃什么,或者提供这样或那样的建议。我只是试图以一种完全客观的方式谈谈人类在这方面的认知,以及营养学与自然、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任何其他领域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做。
我也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任务,即展示我们今天在自然科学中的发展如何与灵性科学(或作为一种完善我们自然科学的人智学)的发展趋于一致。我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从一方面来说,灵性科学的成果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世界观的不断变化发展并没有足够清晰地渗透到公众意识中。
因此,我想以这样一种方式面对营养问题:我将努力将科学和其他有关营养问题所取得发展的观点结合起来,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对人类、自然和人类有机体本质的认知;如果还考虑到灵性科学观点的话,那么还包括对人体内与营养有关的各种过程的认知。
我当然不会试图建立一种武断的联系,而是希望以一种完全自然的方式,既展示医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又要给出我们通过灵性科学或人智学获得的补充解释。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在营养过程中人体内真正发生了什么。我们关于营养学的概念将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类自身的概念。我们必须指出,在上个世纪,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这个领域占主导地位。我们观察到这样一种倾向:即试图在人类身上识别出在外部自然界中遇到的同样自然现象,并且在习惯上完全以唯物主义的方式解释它们。这种倾向对于人类营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观念即使现在(当以前的思维趋势开始为另一种让位的时候)仍然非常普遍。我们仍然需要处理这些刚刚描述过的关于人类营养概念的后遗症。
例如,人们倾向于以这样的方式看待人类营养学,即它被认为是一种物质供应,因此最大的重心放在营养物质成分的纯物质一面。科学实验的成就已经在理论上证明,人体营养的主要意义在于:人体通过让物质成分进入来构建自己的实体,然后再将这些物质的一部分排出体外,因此发生了某种物质循环。
此外,某种能量消耗的发生,以及各种营养物质为人体提供了适量的能量也得到了证明。人们还可以证明,人类在这种能量供应的帮助下维持着自己的身体机能。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营养被认为一方面主要是物质平衡状态,另一方面主要是能量平衡状态。
任何研究过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史的人都会知道,当时人们对证明能量守恒的基本定律的可能性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这一被认为对整个宇宙都有效的定律,也可以适用于人类。
一套营养学理论得到了发展,与以前那些科学性或多或少的理论完全对立,而后者却为能够以能量和物质的效用解释人类营养而自豪。
人们把人体看作是一种借助营养物质成分起作用的机器,其体温和其他能量分别来自这些物质成分。
如果你查阅许多流行的营养科学书籍之一,你会发现人们最重视的是:食物的营养价值在于它们的可燃价值[注释1]。
营养价值被认为等同于物质成分中含有的热能,并且长期以来根据燃烧过程中各种物质产生的热量计算其营养价值。或者换句话说,人体被认为等同于烤箱,烤箱加热后,你就可以计算燃料的可燃值,营养物质也被类似地看待。
有这样一种关于营养学的科学理论曾经存在过,它把人体看作是一种可以用食物和能量填充的机械装置,因此可以完全以物质方式解释。整个有机体是由这些物质成分构成的,然后有机体所产生的能量是这些燃烧过程的加合结果。
这就是十九世纪所谓的“经典营养学”,它不仅在科学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在人类营养的普遍概念中变得非常受欢迎并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实际上是属于另一个领域的一种思维被应用于营养过程,这是一种技术经济思想,但却被应用于人体。
我们很容易看到用于证明该理论正确性的大多数实验都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然后再应用于人类。当然,类似的实验也在人类身上开展过。不可否认的是,建立这样的平衡是有可能的:即根据重量,进入人体的和排泄出来的是相等的。
只是这些问题出现了:进入人体的物质成分会发生什么?它们在人体内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过程?
人们倾向于认为:发生在外部自然界的所有事件都与发生在人体内的相似,这是上个世纪和我们现在的世界观的特征。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种内在渴望,即在人体内找到与外部自然界相似的一切。
因此,直到最近,这都被认为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即营养价值由热量组成,即由物质成分燃烧产生的卡路里量[注释2]组成,而且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被这样看待的物质成分。任何敢于持有另一种观点的人都会被视为怪人。然后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且不说物质的量和卡值,人们发现人类不能依赖按照这个科学标准组成的食物生存。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这是真的。还有别的东西是必需的。食物中肯定还有一些不能以卡值计算的东西,一些鲜活的东西,例如新鲜的植物成分。这种“东西”被称为“维生素”。起初,维生素被认为是“副食因子”。今天人们几乎可以被这些维生素吓到,因为它们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这些物质成分隐藏在活的植物中!几乎与物质成分本身一样重要的是,作为食物食用的一切必须具有某种生命品质,必须是新鲜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说成是维生素含量。
许多其他的东西也已经被发现,它们完全改变了整个科学视角下的营养学。
如果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些过程,那么必须从这个问题开始:在营养过程中人体内发生了什么?现在我想说,如果我们认为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而且我们所有的食物材料都来源于自然)与人类有机体内所发生的过程类似,这是一种造成许多障碍的偏见。在研究营养时要记住,进入人体的所有物质都必须完全转化才能用于人类的营养,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们必须经历比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想法更大的转变。
因此,我想首先讨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人类有机体的法则与外部自然界完全不同。如果没有理解这个重要的事实,我们就无法继续我们的营养认知。
所有的食物材料都从外面进入人体内。它们首先属于自然界,无论是矿物质、植物或动物王国。每当它们进入人体时,他们必须被视为异物。作为一项法则,人类有机体不会接受异物。动物有机体的情况并非如此。以蜜蜂为例,蜜蜂以蜂蜜为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花蜜,花蜜转化为蜂蜜。如果我们考虑糖在蜜蜂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必须说蜜蜂完全处于糖的支配之下。它实际上类似于患有糖尿病的人,只是蜜蜂在这种情况下是完全正常和健康的。蜜蜂没有糖尿病,它完全被从外部进入其有机体的东西所控制,但仍保持完全健康。
[注释1]这些讲座是在年发表的。如果我们看看哈利·罗伯茨时下出版的《人体奇迹》的现代书籍,我们在第页《食物,消化和营养》一章中可以读到:“食物作为燃料。”“食物的主要目的是作为身体的燃料。每个活细胞都是活跃的,需要能量来完成它的工作;细胞从食物中获得这种能量,在氧气的帮助下,它可以燃烧或氧化,与火焰燃烧燃料大体相同。
[注释2]食物热量是将1千克水提升1摄氏度所需热量。各种食物的卡值已经被计算出:1克蛋白质相当于4.1卡路里,1克脂肪相当于9.3卡路里,1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4.1卡路里。
本篇完
页面编辑
HMY
·关于三元共学社·
“三元共学社”的前身为专注儿童教育、自我成长和社群建设领域的“三元翻译社”。自年创立以来,三元翻译社已推出50余部译品,翻译团队逾百人,遍布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FlorisBooks,SteinerBooks,KonigArichives,RudolfSteinerPress,HawthornPress,TempleLodge等多家国外出版社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年,我们在翻译社的基础上创建了“三元共学社”,并注册成立“成都三元共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实体。三元共学社将在深耕作品研学、翻译的基础上拓展译品的正式出版业务,努力打造线上/线下精品主题课程与读书会、工作坊等共学成长活动。三元共学社愿专注于传播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构建读书、实践、分享的共学平台,支持个体、组织的成长发展,探索现代人的自我教育之路。
我们的使命:致力于生命的觉醒和成长
我们的价值观:开放、包容、关爱
我们的愿景:创建个体成长、家庭和谐、彼此照见的有机社群
读书·实践·分享
欢迎扫码三元订阅号
共创学习家园
读三元译品
请扫码群接龙
众筹翻译,交流共享
三元翻译社支持三元翻译基金,贡献公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