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的品种竟然有这么多你都认识吗

随春至夏,由冷转热。

跟随着六月的脚步,我们正式进入了夏季

对于夏季,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呢?

小编会将它同另一个词相联系——

洗海澡!

当清凉又略带咸意海水带走闷热的体温

我们随着海浪起伏回转,感受着这片蔚蓝带来的舒适与畅快。

除了洗海澡外,还有一项充满魅力的活动。那就是,赶海拾贝。这是一场耐力与心跳的对碰,是运气和趣味的奇妙融合。

而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最多的海鲜便是蛤蜊,那么问题来了:

你认识多少种蛤蜊呢?能准确的叫出他们的名字吗?你又是如何分辨他们的呢?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

去探寻关于蛤蜊世界的秘密,

跟紧我的脚步,

一起走近这看似平凡的生物吧!

西施舌

西施舌,是因其肉宛若人舌,洁白柔嫩,味道鲜美,故以“西施”冠其名。

也有传说是唐玄宗有次吃此贝做的汤,观之若乳汁,食之若甘醴,对其香鲜美味赞不绝口,当即赐名为“汆西施舌”。

西施舌以日照、胶南市为多,山东全省资源量约20吨,年采捕约5~10吨,属珍稀产品。

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A、碘

功效:促进食欲清热解毒养阴补虚

花蛤

花蛤即花甲,因粤语花蛤与花甲同音,花蛤被人写作花甲。花蛤是海南地区称芒果螺,是一种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贝壳较瘦长,是长卵圆形。

花蛤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比如说钙、铁、磷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一般的人群都可食用,特别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

文蛤

文蛤,别名华哥,文蛤原产地为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台湾沿岸也有分布。台湾西南沿海的沙岸有养殖文蛤。壳呈圆形略呈三角形,内面为瓷白色。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之功效。

《新修本草》:“(海蛤)此物以细如巨胜,润泽光净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药用。“(文蛤)大者圆三寸,小者圆五六分。若今妇人以置燕脂者,殊非海蛤之类也。”

黄蚬子

黄蚬子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其蚬肉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营养价值颇高。

清代郭麟曾在《桂枝香·黄蚬》中以“俊味江乡堪数”来称道它的美味.东港人对黄蚬子的喜爱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家中食用黄蚬子的时候,最好提前一天将其泡在清水之中,可借助黄蚬子的自洁而吐出体内的泥沙等,避免食用时牙碜。

毛蛤

毛蛤学名毛蚶,是魁蛤目魁蛤科毛蚶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的日本、朝鲜、中国沿岸,以中国渤海和东海近海较多,常栖息在浅海沙底。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毛蛤蜊性凉,有下火通便的功效,能够治疗上火引起的便秘。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肺结核咳嗽咯血,阴虚盗汗者和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

海沙子

海沙子,学名兰蛤。它在幼苗时期小如沙子,故被当地渔民称为海沙子。随着时间的增长,海沙子长大,外壳颜色变深,长至瓜子大小,体形大小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海沙子的蛋白质含量仅低于虾夷扇贝,其粗脂肪的含量居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低,无机元素的含量最高。海沙子氨基酸组成非常全面,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牡蛎的,丙氨酸含量居于贝类之首,EPA和DHA含量之和明显高于其它贝类。海沙子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Fe、Mn的含量均高于其它贝类,其它无机元素的含量也较高

温馨提示~蛤蜊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人们在食用蛤蜊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中医认为,蛤蜊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有的贝类还有益精润脏的作用。

看了这么多

你也赶快到山海天来体验赶海拾贝的乐趣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zycf/10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