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预约 http://m.39.net/pf/a_9392370.html
如果说人们对哪一种蔬菜最有争议,那非香菜莫属了!
爱它的人觉得它味道鲜美,让人欲罢不能,无论做什么菜都要放它调味;讨厌它的人觉得它味道难闻,令人作呕,为此专门有人将每年的2月24日设为“世界讨厌香菜日”。
其实,关于香菜的爱与恨自古有之,接下来我们深挖一下古人与香菜之间的“爱恨情仇”。
一、爱者深入骨
在文字记载中,香菜第一次出现是在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
“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胡荽。”
香菜除了叫“胡荽”外,还叫“芫(yán)荽”、“盐荽”等。
有人考证认为:香菜并不是张骞带入中国的,而且出现的时间要比张骞晚。但又证实不了是谁将香菜带入中国的,于是就把功劳记在张骞身上。《本草纲目》采用张骞带回来的说法:
“荽,许氏《说文》作莅,云:‘姜属,可以香口也。’其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
相传在古代人们普遍维生素摄入不足,尤其行走在丝绸之路上,路途长远,瓜果不易储存,那些商人便把目光对准了生长在地中海和中亚地区的香菜。
出发之前,人们把香菜用盐巴腌制,在漫长的沙漠中,香菜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营养品。
因为是新鲜事物,初时只有小部分人吃香菜。可因为香菜极易存活,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香菜。
从那时候开始,人们对香菜的看法就发生了两极分化。明朝学者屠本畯曾调查过人们对香菜的看法,最后在《蒝荽》中形容它:
“臭如荤菜,脆比菘薹。肉食者喜,藿食者谐。”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在喜欢吃香菜的人眼里,它就是人间美味,而对于不喜欢吃香菜的人来说,那就是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恶臭源头。
真正让香菜出现在餐桌上,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就十分喜欢吃香菜,他不光自己吃,还经常向朋友们推荐香菜。
除此之外,他还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喜好。在《闲居赋》中,潘安除了表示自己向往闲适随意的生活,也用文字描写他对香菜的喜爱。
《文选·潘岳〈闲居赋〉》:“蓼荾芬芳。”李善注引《韵略》曰:“荾,香菜也。”
不过说起潘安最喜欢的搭配,还是香菜配大蒜。
潘安作为知名美男子,即便在今天仍然有“貌若潘安”的词语流传。在当时,有无数人效仿他的言谈举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市井小民,无不以他为标杆。
当得知他喜欢吃香菜后,人们也开始争相效仿,一时之间,香菜走上无数人家的餐桌。
东晋初年,因为香菜被潘安带得越来越火,引起了皇室的注意,当时香菜名叫胡荽,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恰恰是胡人,觉得胡荽的叫法犯了忌讳,便直接下令,把胡荽改名为香荽。
皇上亲自下令,底下人哪敢不从,关于香荽的改名运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只是后赵的统治时期较短,改名运动并没有完成彻底,因此后来依然还有胡荽的叫法。
随着种植香菜的人越来越多,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提到香菜的种植方法。
“兰香,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自余杂香菜不列者,种法悉与此同。”
胡荽、罗勒、香薷都有“香菜”的称呼,现在一般指胡荽。在《齐民要术》中则是泛指,文中的“杂香菜”是指胡荽、罗勒以外的香菜。
作为古代农学奇书的《齐民要术》都记载了香菜,足以见得当时种植香菜已成规模。
在漫长的历史中,香菜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它还逐渐成为官场上的“新贵”。
这主要发生在宋朝,当时的统治者用在官服上绣香菜图案来区分官员等级。《宋史》中专门记载服饰的篇章中就提到:
“束带则有金荔支......胡荽、凤子、宝相花......金涂犀牛、双鹿、野马、胡荽。......胡荽自十五两至十两,有三等。”
香菜虽然只是用在最低等束带上,但对比其他根本没有上过官服的蔬菜来说,也算是其中翘楚了。
香菜与官员的缘分不止在服饰上,《东轩笔录》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香菜的故事。
相传王安石面容较黑,身边朋友经常因此调侃他。吕惠卿和王安石是好友,有次他去王安石家中做客,就调侃他说:
“香荽能去黑,你每天用香荽洗脸就能变白。”
面对朋友的调侃,王安石毫不在意,直接说道:
“我天生就黑,用香荽洗也没用。”
话音刚落,两人相视而笑,从这各小故事中也能看出来,香菜在古人的生活中,已经很普遍了。
香菜不仅受到凡人的喜爱,就连神仙也好这一口。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人参果时,是这样写的:
“那行者观看不尽,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薯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行者笑道: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这里面的芫荽说的就是香菜,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来,香菜在民间流传很广,所以,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才把它放在了神仙的菜园子里。
在古代,香菜不光是人们自种自吃,其实市场上也有售卖。
在元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中提到了一个故事,扬州有位名叫赵国器的富商,他一辈子都忙于生意,没有顾得上家中独子的教育,独子染了一身纨绔子弟的习气,吃喝嫖赌无恶不作。
知子莫若父,赵国器临死前不放心儿子,专门安排家中忠仆看顾儿子,可在他去世后不久,儿子还是把家业散尽。后来在老仆人的劝导下,他才开始改正错误,在扬州做起了蔬菜贩卖的生意,在他贩卖的蔬菜中,就有香菜。
既然古人喜欢香菜,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吃的呢?
二、吃法多种多样
香菜在古代的吃法可谓是多种多样,最有名的就是贾思勰的做法了。
他在《齐民要术》中提到“胡荽菹法”,所谓的“菹”就是腌制。
书中提到,把香菜用开水烫过后,将盐倒入水中,香菜放置其中浸泡一夜,第二日捞出后沥干水,加入盐和醋,味道十分鲜美,这也是流传最广的做法之一。
《太平广记》记载一则故事,唐朝宰相刘晏从很小时就对道术感兴趣,即便后来身居高位也一直喜欢求仙问道。
一次外出,途径衡山县,他在当地驿站住下,驿站的官员给他端来当地特产,其中就有一道“冷淘”。所谓冷淘有些类似现代的凉面,在冷淘上面放了香菜等诸多配料,刘晏吃到香菜,感到无比鲜美,当即问道:
“这莫不是神仙种出的菜吧?”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香菜的来历,可当时的人们如何知道?结果大家还真相信了刘晏的说法,后来大家普遍认为:香菜是一位名叫王十八的神仙种出来的。
这虽然只是个故事,但也能知晓古人已经开始用香菜当调料了。
明朝时期,著名的养生学家高濂编撰的养生经典《遵生八笺》,他在其中提到了“炒腰子”的做法。
“将猪腰子切开,剔去白膜筋丝,背面刀界花儿。落滚水微焯,漉起,入油锅一炒,加小料葱花、芫荽、蒜片、椒、姜、酱汁、酒、醋,一烹即起。”
古人不光喜欢吃熟香菜,对生香菜也十分喜爱。
元朝时期,王祯写过一本《农书》,里面提到:
“食馔中多做香料,以助其味。于蔬菜子叶皆可用,生熟皆可食,甚有益于世也。”
他在此段提到的蔬菜就是香菜。王祯对香菜的用法,主要体现在香料的作用,这与我们现在用香菜来调味可谓是一脉相承。
在更早些的唐朝名菜“金齑玉脍”也用到了生香菜。
这道菜主要食材是新鲜鲈鱼,宋代传奇小说《大业拾遗录》中就提到了这道菜的制作方法,主要以鲈鱼和香菜的花叶拌在一起,最后再淋上金橙的汁水。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道菜除了汁水一定要色呈金黄,配料里香菜的点缀也是重中之重,如此才能使这道菜成为唐朝第一鱼生。
等到了元朝时期,因为蒙古人统治国家,全国上下喜欢食用牛羊肉,很多汉人觉得其味道过膻,就在肉中加入香菜调味。
其实元朝人吃香菜还是很有讲究的,陈元靓编写的《事林广记》中就写到很多必用香菜的菜肴。
比如名菜《聚八仙》,就需要把多种食材切成丝制作在一起,其中包括鸡肉丝、草肚丝、羊舌丝,随后把姜丝、笋丝、藕丝倒入其中,虾米下锅煮软后捣碎加入其中,最后再搭配香菜起点缀提味的作用。
这种食物光是在颜色上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最后上桌食用的时候,淋上香醋和芥末,更加鲜美无比。
香菜在其中不光可以除腥还可以提味,令人欲罢不能。元朝营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里提到:
“香菜与诸菜同食,气味香,辟腥。”
在书中,他介绍了多种与香菜有关的美食,其中就有大家常吃的羊肉拉面。
忽思慧把羊肉拉面称为“秃秃麻食”,由专人用抛拉等动作,把醒好的面团拉成条状,用滚烫的开水把面煮熟,吃之前将羊肉切成细丝,加入葱姜料酒炒熟后,把肉汤淋在面上,最后放上香菜和蒜末点缀。
除此以外,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茄子馒头”的做法,这里所说的馒头其实就是包子。
这种包子馅料以茄子为主,搭配羊肉,羊肉必须是肥瘦相间的,馅料拌好后,用面团包裹,吃的时候沾上蒜泥和香菜,因价格低廉且味道鲜美,深受百姓喜爱。
除了可以做菜,香菜还可以熬羹,明朝诗人龚敩(xiào)在《赠别二首》中提到:
“子鹅春饼细,香菜晚羹甜。”
其实清代陈元龙也专门研究过香菜,他提到香菜的根苗和茎叶都能用来熬羹,味道丝毫不逊于香菜叶子。
不光是制作成各种食物,在古代香菜还可以做成茶品。小说《金瓶梅》中曾提过无数茶品,其中第七十五回提到了一种茶,名叫“芜荽芝麻茶”,就是在茶叶中加入香菜和芝麻调味。
虽然古今有很多人喜爱香菜,可香菜并不适合所有人。
元朝医学家贾铭在《饮食须知》中提到,体味较重的人不适合食用香菜,因为香菜的味道很重,会加重人的体味。
正因为这一点,香菜被炼形家列入“五荤”之一。
元朝时期有一本记录生活百科的书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书中提到香菜的种植方法:
“常以鱼腥水浇之,则香而茂。......如无洗鱼水,泥沟水米泔水亦佳。”
这里关于香菜的种植方法,也能看出古人对香菜的误解,认为香菜必须用臭水浇灌才能生长的茂盛,如果用洁净之水浇灌,可能就长得不茂盛。
后来更是有人把香菜和污言秽语列在一起。
冯梦龙在他的小说中写过,一位农夫以种香菜为生,他听说种香菜时,必须对着香菜说脏话,它才能长得好,于是就经常安排儿子对香菜说脏话。
他的儿子是个读书人,不会说脏话,可又不得不听从父亲的话,于是对着香菜说:“你听到了吗?我父亲刚刚已经说脏话了,请你好好生长。”
后来书中对香菜的长势如何并未提及,但也能看出不喜香菜的人,对其怀有巨大的偏见。
其实,不论是臭水浇灌,还是脏话陪聊,只是不喜香菜的人借用大家熟知的事务来“污蔑”香菜。
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有喜欢吃香菜的,必然有讨厌香菜的。有人赞扬,就会有人贬低,不光古代人这样,就连现代人也是如此。
对于香菜,你喜欢吃吗?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
《齐民要术》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