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食物中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js.qq.com/a/20180531/031092.htm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其作用以及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了解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类别及其食物来源。

(2)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症状。

(3)探究的过程与数据处理。

2、难点:(1)区别各营养素缺乏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

(2)探究实验的设计组织以及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食物图片

2、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

3、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1、指导阅读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在太空封闭的环境中你会从地球带哪些东西?

2、上学期我们学习生物的特征,我们知道生物的生活离不开营养,而作为动物的人我们生活所需要的营养只能从食物中获得,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

3、用课件展示几张食物的图片让同学说出食物名称

4、请每个学生选择2种食物,查阅课本41页的表格“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进行小组讨论。

5、提出问题:这些食物中含有哪几种营养物质?它们所含的营养物质都是相同的吗?

1、学生讨论完成并回答

2、认真听讲并进入学习状态

3、学生认真看图片,积极配合,结合生活实践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按老师要求认真查阅表格,积极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1、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且经过小组讨论后记忆更加深刻。

糖类、脂肪、蛋白质

1、它们都是有机物,且为生命提供能量的。

2、通过举例:病人不能进食时需吊葡萄糖引出糖类的作用,展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图片并让学生拓展补充。

3、通过图片引出脂肪,提问人不吃饭为什么会消瘦让学生知道脂肪的作用。

4、图片结合儿童运动员所需引出蛋白质的重要作用

5、探究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1、学生在被图片吸引的同时记住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之间积极讨论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听从老师的安排,小组成员间按分工合作,掌握器材的使用和探究过程的目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学会处理数据,实验过程中认真仔细,尽量减少误差。

1、通过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区分各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其作用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记忆的同时锻炼学生创新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自己动手的出的结果记忆会更加深刻。

水、无机盐、维生素

1、介绍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从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如贫血,骨骼发育不良引出无机盐的重要性,用表格列出各种无机盐的缺乏症

3、要求学生说出富含上述无机盐的食物

4、用一个小故事引出维生素C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通过表格列出各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5、要求学生说出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食物

6、对某些种类的维生素的知识进行补充拓展。

1、认真听老师的讲授,仔细看老师列出的表格。

2、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根据日常积累的经验知识踊跃回答。

1、通过说一个小故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2、通过列表格的方式让知识点更加清晰而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留下部分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填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老师再适当补充,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稍活跃,学生兴趣更浓。

“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1、让学生回忆某些食物中的细丝状物质,即膳食纤维。

2、提出问题:牛羊吃草可以生存,人能消化草吗?区别二者的不同

3、阐述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从而解释为何其会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

认真听老师的讲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在前面已经说了食物中含有六种营养物质之后加入“第七类营养素”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很巧妙生动的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疑问与兴趣。

小姐及课后练习

1、教师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课后练习:

a.小明不爱吃蔬菜,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他体内可能是缺少()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答案:B

b.小红患了贫血,体内可能缺乏()

A.铁B.钙

C.锌D.碘

答案:A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回答课后练习

1、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供能物质

(1)糖类: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

(3)蛋白质:为人体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及更新提供原料,也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非供能物

(1)水:人体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2)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等

无机盐种类

缺乏症状

食物来源

儿童:佝偻病

中老年人、妇女:骨质疏松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

碘(微量)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体格及智力发育出现障碍

锌(微量)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3)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维生素种类

缺乏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三、“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其他精品教学资源请访问教师之家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sjkf/4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