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4日-27日,崇文小学的老师们开展了课堂教学中游戏设计与运用研究课题的第三期研讨活动——练习环节游戏设计与运用。
语文组
11月24日,崇文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在小会议室进行了交流讨论。
首先发言的是刘薇老师,刘老师在执教《慈母情深》一课中针对易错字和形近字时采用了《来找茬》的游戏,让学生很快就区分开字词的异同点,效果很好!
四年级七班的马如意老师分享了在认字练习中采用了多种读的形式;而在写字练习环节又通过“火眼金睛”的游戏,让孩子们来找出错误并改正,让学生牢固掌握了字词。
三年级二班的杨启月老师则分享了排火车听写词语的游戏,把学生分为四组,一组一块黑板,由前往后按顺序听写,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高涨……
高年级学生需要有挑战性的游戏才能提起他们的兴趣,所以五年级二班的刘亭亭老师则设计了抢答游戏来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三年级的柳中慧老师在讲述句子练习时则采用了“集体造句”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掌握了知识。
四年级三班的陈红梅老师采用了角色模拟安慰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体验情境,更有利于理解文章内容。
六年级三班赵杰老师在教授《穷人》一课是采用舞台剧表演的形式,提升孩子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能力,收获颇丰!
四年级石文静和宁洁老师则在教授“记一次游戏”中,直接设计了“运气球”和“抢凳子”的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
其他老师的方法也各具特色:绘制简笔画、小组PK游戏、“青蛙过河”的游戏……
数学组
11月25日,崇文小学数学的老师们集结一堂进行研讨。
张静老师在《平移和旋转》一课的练习环节设计了一个玩拼图的小游戏。
侯丽娜老师在教学《10的认识》中,在教学完10的读、写、组成和大小比较后,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了“拍手游戏”。教学《简易方程》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巩固方程的概念,设计了“排排队”的游戏。
在学习“9加几”一课时,在学生完成基本练习后,邢蓬蓬老师安排了“猫捉老鼠”的闯关游戏。
乔玮老师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练习环节中,设计了“摆pose”的游戏,在《2、5的倍数》一课中的第三个练习,设计了“挑战对联中的问题,赢对联”的游戏!
徐治敏老师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后,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
乔飞老师分享的是植树问题的练习环节的游戏。
在一年级学习《元、角、分的认识》的练习环节,翟云倩老师设计了模拟买卖游戏。
董健老师在讲授完《9的乘法口诀》后,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设计了抽卡片的游戏。
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环节,杨倩倩老师设计了5分钟夹豆子比赛。
刘敏老师用猜想的游戏进行练习巩固:比如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后,设计了“猜一猜”游戏表演的游戏进行练习。
英美音研讨
年11月26日,音美英教研组集体研讨。
首先来分享英语组老师们在练习环节的游戏精彩课例。
董睿老师六上M7U2《Pandaslovebamboo.》的练习环节设计了“Guessinggame”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猜动物名称"Ihavegotalongnoseandfourstronglegs.Ilikewater.WhatamI?",待同学猜出elephant后,再引导学生让他们说说是如何猜出来的,这样巧妙操练习了havegot和like的语法难点。
吴雅美老师五上M7U2《Thislittlegirlcan’twalk.》的练习环节设置了两个游戏。1.巩固单词游戏——“What’smissing?”单词快速闪过,训练学生的眼力以及反应能力。2.句子操练游戏——“hotpotato”,用沙包充当烫手的土豆,蛇形快速传递,时间到,传到谁谁就是luckydog,起来看图说重点句子。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旋律,玩转重点句型。
兰淑贞老师五上M8U1《Whattimedoesyourschoolstart?》练习环节中设计了游戏“What’sthetime,Mr.Wolf?”来复习巩固如何提问时间及回答。
还有刘文艳老师的"我说你指大家读",王文静老师的"roleplaying"等等,都不失时机的进行了词汇、句型和篇章的操练。
美术组老师也积极发言:李真真老师和郝飞燕老师都利用“谁是小小画家”这个小游戏,让学生画完,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赵荣风老师讲解三年级上册11课《梦幻的城堡》的练习环节随机出示任意几何图形,学生按照随机出示的图形进行“自由组合”绘画。
再来看看音乐组老师们的部分分享:
武倩老师在节拍中加入“声势”为歌曲“伴奏”。把身体当作乐器,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发出的声响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动态。如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
马盼盼老师把学生分为两组,男生组、女生组两个声部,第一遍两个组同时演唱,感受歌曲的情感处理,第二遍唱相同的旋律,女生组先唱两个小节后,男生组根据老师手势进入歌唱,然后根据手势结束轮唱进入齐唱部分,第三遍,一部分学生负责歌唱,一部分学生负责打节奏,让学生感受强弱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轮唱的定义。
最后佟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并对下一期课题研讨提出了工作建议。让我们在教研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考察组
27日,考察组的老师们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讲述了相关案例。
王古月老师在讲《跳远》一课时,在练习环节她设计了“小河变宽了”的游戏,组织学生练习,体会“走-走-踏-落”动作。请学生展示,并评价,踏跳用力,落地要屈膝缓冲。小兔来不及了,想快一点怎么过去呢?学生齐说:跑跑踏落。学生练习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并且知道要用力踏跳,落地轻巧。在教学时,按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跳跃动作的练习。然后反复由教师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辅以讲解表扬和纠错。之后层层深入,慢慢提高难度,让学生学会自我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将动作学会。
李雅欣老师认为,在练习环节加入游戏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更愿意去完成练习环节,既锻炼了脑力又提高动手能力。她在讲解第一单元练习题时设计了摸口鼻的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不仅给这个题目增加了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田志红老师在学习《吃饭有讲究》这一课的练习环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我设计了角色扮演“吃自助餐”游戏。通过这个游戏的设计和运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一年级学生喜欢体验,对于情境再现、参与式的表演很感兴趣。将教室设置成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和巩固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高义英老师在讲授前滚翻一课时,设计了“下颌和身体夹纸”的游戏,通过游戏的设计与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题气氛,同时掌握了本堂课的动作要领。
马鲁峰老师在讲授跳远一课时,设计了“青蛙跳”的游戏。他认为练习环节要以多种形式呈现,不可过于单一,单一的练习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失去新鲜感,练习环节就起不到相应的效果。相反,如果采用形式多样的操练,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振老师讲授跳远一课时,设计了“萝卜蹲”的游戏,他认为,练习环节是新知识巩固和运用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加强理解的环节,如果把练习环节比作人身体的一部分,那就好比是人的胃,也就是说练习环节提到的是一个消化吸收的作用。学生只有利用好这一环节,知识的记忆才会牢固,也会无形中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
黄兆林老师在讲授50米跑一课时,设计了“夺红旗”的游戏,通过游戏的设计与运用,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既组织了教学,又使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练习中去,实现玩中学,玩中练,玩中长知识,玩中增长才干,这样,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练习效果。
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巩固深化概念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易于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供稿:李翠吴欢迎董睿任海英)
德以立身文以致远
唯美崇文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