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督促学校饮食质量不断提升,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在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李永晓的部署下,4月26日,市教育体育局中小学(幼儿园)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专门人员,开展了对部分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项突击检查。
每到一校(幼儿园),督查组人员都对食堂安全、卫生工作进行了从严从实从细的检查,实地查看了食堂环境卫生、每周食谱公示及功能间的布局,对餐具消毒,原材料采购、贮存、加工、食品留样等各个环节进行了重点检查,查阅了食品原料的采购索证索票、农药残留检测和台账登记情况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资料。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进行了反馈指导,提出整改建议,并下达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
督查组针对近期学校检查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要求:
思想必须重视
食品安全问题要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学校干部轻视的思想,思想上有1分轻视,效果上就增加10分的危险;反之,思想上多1分重视,效果上就增加10分的保障。纵观古今,多少事成功的背后,都是因为思想重视;而因思想的轻视或轻敌,而导致的失败,则数不胜数。所以,对食品安全这个底线,领导干部特别是校长(园长)首先必须保持高度重视,时刻不得松懈,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心,用心对待师生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让学生和教师吃上及安全可靠又营养健康的饭菜。
责任必须压实
从教育部到青岛市,各级文件明确规定,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负责食堂日常管理。而校长(园长)要真正承担起这个任务,这不仅需要校长有智慧和能力,更需要校长(园长)的情怀和担当。学校应当将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中心校(幼儿园)不仅要管理好本校食堂,还要统筹管好辖区内学区,教学点(村办园)的食堂安全,确保区域内所有学校均衡发展。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上,校长(园长)必须要亲自抓,亲自管,不能传传文件,遥控指挥就行了,而是要一抓到底,该督查督查,该整改就整改到位。只要校长(园长)重视了,行动了,各部门自然就快速行动起来了,就必然能快速形成良好的联动效应。
环节必须规范
一是要注重细节。饮食安全的问题,很多都是细节不注意。细节决定成败,用在饮食安全上恰如其分。饭菜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加工完成,各环节必须严丝合缝;从农药检测到清洗加工,必须一丝不苟;各功能间使用,必须严格规范,不得混用挪用;食堂细节必须注意,卫生干净整洁,菜板,刀具用完必须晾晒消毒,生熟分开,这些工作坚决不能留一丝一毫漏洞,有漏洞就有安全隐患。二是各环节严格执行上级要求:从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入账、检测、到清洗、粗加工、到最终成品;从饭菜保存、留样、再到饭菜发放、餐具清洗、消毒保存、记录……这些环节上级都有明确要求,不要自认为如何就如何,随意改变,更不能随意删减,必须严格执行,一丝不苟,绝不马虎。过程规范严谨,就必能确保饮食最终安全健康。
整改必须到位
对于各级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只要跟食品安全有关,学校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整改完毕(无法整改的,要写出书面原因),并形成整改报告,并将整改后的图片、视频发送到专门人员。同时,还要确保今后工作不再犯类似问题,这样问题必定越来越少。后勤中心将建立销号制度,对于整改不到位的及时督促,对于故意拖延,找理由拒不整改的,予以全市通报。
受检学校(幼儿园)表示,一定会扎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筑牢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做好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师生饮食水平,为师生提供营养健康的饮食。
长按识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