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耗尽心思准备的辅食,竟有一半会导致娃

北京皮炎医院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自从有了娃,大家都没少在吃饭这件事上费过心,发过愁。

甭管你是下面哪种情况:

在职撒手型:交给老人,每餐由她不由我;

心大糊弄型:懒得弄,随便弄几口能吃饱就行;

尽心尽力型:照着网上学做饭,比上学时都认真。

我们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孩子就是不长个/肉。

老母亲倒是在扒拉着娃的剩菜剩饭中,日渐丰腴。

于是,我们咬着后槽牙,恨恨地来上一句,都是吸收不好。

哈哈,C妈明白大家的心情。但还是要给大家冷水三连问:你真的给孩子吃对了、吃够了、吃均衡了吗?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我国近年来居民健康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营养健康问题,其中膳食不平衡的问题最为突出。50%孩子的饮食结构可能存在不均衡!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孩子的一日三餐到底该怎么吃,吃多少才能做到营养均衡?

常吃的不见得就是对的

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饮食报告,现在的孩子饮食有两个极端:

一种是以老人为主导的碳水化合物过多的家庭饮食结构;

一种是新生代父母为主导的蔬果过多的饮食方式。

虽然这两种饮食差异大,也甭管娃是胖是瘦,但都容易走向同一个结果——营养不良。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首先登场的是以老人为主导的饮食方式。老人吃饭三大好,米饭、馒头+白粥,在他们眼里不吃米/馒头/面条就等于没吃饭,哪来的力气?

我们以白粥为例,看看其主要营养成分都是什么:

从它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看出,粥大部分的含量是水,剩下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都非常低(同理面条和馒头这类主食,都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中国有3亿人都存在因营养结构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其中以馒头、面条、粥等为主的饮食结构就是营养结构失衡的情况之一。

因此,老人主导的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谷物)占了主要比例,而蛋白质(肉类、牛奶)、蔬菜水果的比例却偏低。

孩子看似每天吃了很多,但其实营养并不丰富。长此以往,宝宝很容易营养不良。

其实我家奶奶也是这样,总是习惯性的给DD熬粥喝,怎么说都没用(毕竟老人一辈子的习惯哪是说改就能改的)。

所以为了保证DD能够摄入均衡的营养,我直接给奶奶选择多种谷物搭配的粥米:

里面再放一些DD喜欢吃的蔬菜、肉等~这样既满足了老人想给娃喝粥的心,也能做到营养不单一。(机智如我~)

那以新生代父母为主导的饮食结构就一定会好吗?其实未必。

我们往往走向了另一个误区,以蔬果为主要食物而导致的碳水摄入过少。

我们都知道果蔬的好处,它不仅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增加膳食纤维和钾镁元素,还有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更重要的是能解决困扰小朋友的一大问题“便秘”,因此宝宝餐桌上的蔬菜水果经常占主导性地位。

但蔬菜水果真的吃得越多越好吗?其实不然。

我有一个姐妹家孩子就是,身高较同龄人差一大截。于是她三天两头就去给孩子查个微量元素、骨密度等,拦都拦不住。

后来她咨询了营养学家才知道,原来是蔬菜吃太多惹的祸。

这妞为了保持身材,减脂减重,断碳水,以蔬菜为食。不知不觉也把这种“健康”的饮食习惯带给宝宝。

因此,孩子每顿饭也都是以蔬菜水果为主,再搭配一些鸡蛋肉,几乎就没什么主食。

好吧,可怜娃每天都在“吃不饱”的状态。

要知道,小孩子成长发育快,他们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来为身体提供能量!

而我们日常不咋重视的主食,如面条、米饭、馒头等恰恰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孩子每餐的主食至少占一半,才能满足孩子身体的能量所需。

如果宝宝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无法为身体发育提供足够能量,从而影响发育状况。

因此,在改善宝宝饮食时不能矫枉过正。果蔬虽好,却不是越多越好。主食虽然营养相对单一,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日三餐到底该怎么吃?

宝宝吃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宝宝长得怎么样。宝宝五岁前的生长速度可是非常快的,比如1岁左右,脑重量就可以达到成人的70%左右,两岁时身高就有成年人的一半左右啦。

尤其是一岁以后的娃,他们身体所需能量的50%~67%都来自辅食,没有好的后勤保障怎么可以。

通常孩子每天都需要补充足够多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素。但具体怎么吃获得这些,咱大多也是稀里糊涂的。

为了让大家更简单易操作,中国营养学会把食物分为四大类:

米饭、面条、面包、米粉、土豆/地瓜等;

蔬菜/水果;

牛奶、酸奶、奶酪;

红肉、鱼肉、鸡蛋、坚果、豆类等。

△点开可放大看

我们需要尽量保证孩子的每顿正餐都包含这四大类食物,做不到每餐,也尽量做到每天都吃到这四种哦。

具体的食物怎样吃更营养?1.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

美国膳食指南指出,宝宝的食物,更推荐营养密度高的食品,在同等营养的前提下,热量和钠含量越低,“营养密度”(nutrientdensity)就越高。

这类食物即便吃很少的量,也可以提供大量的营养。小宝宝胃小,每一口都必须是精华。如燕麦、蓝莓、西蓝花、牛奶、坚果等(小宝宝吃坚果记得捣碎哦)。

2.尽量吃颜色不同的食物

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

如紫色的紫甘蓝含有花青素、深红色的番茄富含番茄红素、黄色的胡萝卜和南瓜富含胡萝卜素、深色的绿叶蔬菜(如菠菜)含有更多的叶酸、维生素B2等,它们不仅提供不同的营养,有研究证明还可以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3.食物越完整营养物质越多

整个的水果营养好于果汁,因为在榨汁的过程中很多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都会被破坏。

同理粮食在加工的过程中也会流失一部分的营养成分,因此饮食中适量加入粗粮,做到粗细搭配,更有利于营养均衡。

4.烹饪越简单越好

简单的蒸煮好过油炸煎。同时,我们在烹饪过程中也要避免加入太多的调味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孩子每日摄入的盐5g,糖25g,油25-30g。

在给小宝宝烹饪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天然的调味品,如洋葱、玉米、西红柿、紫菜等。

5.种类越全越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孩子每日食材应超过15种,每周食材种类应超过25种。

温馨提示:并不是说我们一餐就要保证孩子吃这么多种类和量,而是一天的总量,或一段时间合理搭配,孩子偶尔一两次不想吃没关系。在不强迫孩子的基础上,尽量保证宝宝的饮食丰富就可以啦。

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最注重吃这一方面。

对于孩子更是如此,有多少老母亲绞尽脑汁苦练厨艺,就盼着孩子可以多吃一点,吃好一点。

但光有一腔热血可不行,理论指导咱也不能落下哦~

愿所有孩子都可以长壮壮。

关于我们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医院;

C妈-报社育儿编辑,熟悉儿童心理学、教育学;

CC-7岁高需求女宝一枚;

DD-1岁天使男宝一只。

养育CCDD两个孩子,让我们明白:

有太多人教你怎么做一个好孩子,

却很少有人教你怎么做一个好父母。

于是创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rczy/7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