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字阅读需要8分钟
记得在某一次讨论会上,听专家提到了“FCT”,说实话,当时的一瞬间我是懵的……心想,这是什么高级货,我咋没概念?接下来才知道,原来FCT就是FoodCompositionTable的缩写,即食物成分表!恍然大悟(我好方)!原来经常接触的食物成分表有英文简称。除了FCT,另外还有FCD,FoodCompositionDatabase,即食物成分数据库。
要说到食物成分表,那我知道,我不光知道,还很熟,今天就在这儿跟各位卖弄卖弄!不过主要从宏观方面介绍,细节各位自己把握。
一
搞营养和食品专业的,食物成分表可以说是非常之重要,人体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可离不开它。业外人士更应该了解食物成分表,因为有个段子说得好:中国人离不开“吃”,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占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伤害叫“吃亏”,女人嫉妒叫“吃醋”。所以,大家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我觉得我可能跑题了~~
言归正传,从概念上讲,食物成分表是以表格形式来组织、编写和管理食物成分数据的集合,描述了食物营养学特性、成分含量分布的资料信息;食物成分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的食物成分数据的集合。说白了,就是XX食物含有多少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数据表格集合。以水果类举例如下(非高清图,可能看起来有点费眼睛):
那往大了说,食物成分表(数据库)是一个国家必备的公共卫生数据,对于营养监测、膳食计划、食品工业、国际贸易乃至食物发展纲要、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等大政方针等至关重要。
下面首先说说我国的FCT发展史。
1年第一版FCT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版《食物成分表》出版于年9月,由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编著。这版食物成分表包括了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6种维生素的测定数值。
2年第一版的修订和补充
3年第二版FCT
4年第三版FCT全国代表值、全国分省值
5年英文版FCT(网上没找到相关信息,而且这个版本我以前竟然不知道^_~)
6年《中国食物成分表()》
7年《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册)》
8年《中国食物成分表(第1册)(第2版)》
讲到这里,就说点儿题外话,其实从这些书籍的编著单位,也可一窥目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历史沿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朱莲珍教授所写的中央卫生实验院的组建及其变迁(链接见参考资料3),那段历史真的值得回顾。
主线是: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实验所→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另外,如果对这些“古董”书感兴趣,某些旧书网有售……
二
用过食物成分表比较多的朋友都清楚,目前最新最权威的中国食物成分表有3个版本,其中具体的规则啊,条目啊,改动等等之类的就不说了;这里想提一下,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这版本间的区别。根据年杨月欣教授在博客的说法:
《中国食物成分表》就是第一册版,以原始食物为主,如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等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册)》是《中国食物成分表》的补充,以加工食品和常见多种食物为主,食物跟第一册没有重复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1册)(第2版)》是年出版的,是《中国食物成分表》的修订版,食物和条数一样,只是修订了一些数据
那么,工业界和科学界用哪个版?可以使用版第一册和版第二册。
配膳或消费者用哪个更方便?最好是《食物营养成分速查》,简单明了,也可以使用第一册,以食物为主的可以方便配餐用。
对大家来说,这出了三个版本是有些麻烦和困扰,所以杨教授也提到,最近会出版、发布一个标准版,整理、合并了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食物和数据。不过,目前还未有相关消息……
还需要提一点,目前网上的PDF版本和Excel版本较多,PDF版本还好,多是书籍的扫描版或影印版,但绝大部分的Excel并不是权威的数据库……(要问权威的电子版数据库咋弄到,抱歉,你首先要进入到权威部门工作)。
三
另外,关于食物成分表,除了出版的书籍上有专业丰富的介绍外,再提一个好工具--《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WS/T-),这个卫生行业标准规定了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的基本要求、食物描述信息和分类、食物编码、食物成分数据的来源、食物成分名称和取值规则以及食物成分数据的约束性规则……总之对于理解和使用食物成分表大有裨益。
另外牛叉的同学别走,这还有另一个推荐: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