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日摄入的食物除了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等鲜品,还有经过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的包装上都会有“营养成分表”,包含了该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营养素参考值、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钠。为了保证合理的营养膳食,我们需要学会读懂营养成分表。
食品营养成分的含量
食品营养成分的含量是我们看营养成分表时第一需要看的,这对于我们比较食物哪个更健康很重要。我国常以克为单位,如每克所含多少成分,但也有部分食品会以每袋、每盒、每粒来计算。对比不同的食物含量时,一定要比较同等量的含量,如某食物每克含10克碳水化合物,另一种每50克含10克碳水化合物,那前者含碳水化合物相对更少些。液体是以毫升或其它体积计量单位为标准的,但比较时也要遵循同等量比较的原则。
除了看每份里的营养含量还要看整个包装有多少份。如一整袋薯片为克,每克含钠10克;另一袋薯片整包为克,每克含钠15克;当你各吃完一包薯片时,前者你食入50克钠,后者食入37.5克钠,食入总量大的话也增加了该物质的摄入。
营养素参考值%(NRV%)
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以成年人每天需要卡路里(约焦耳)为基础的百分比。这个不是按孩子的需求为标准的,是个大概的参考。
任何营养素的百分比超过20%,则被认为是该元素含量高,小于5%为含量低。如碳水化合物的NRV为每份30%,则认为该食品每份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如一个食品中每克含脂肪的量为%NRV,就意味着吃进去克的该食品,今天就不要再吃含脂肪的食物了,再吃的话就会造成脂肪在身体里堆积,所以NRV%是很有重要意义的。
能量含量
“能量”为成分表里的第一个元素,指每一份该食物产生的热量,以千焦耳为单位。焦耳与卡路里的换算大概为4:1,也就是说每4焦耳为1卡路里。还要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几份,如果吃了两份(如克)也要把总热量乘以2。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的含量很直接明了,只需要注意吃了几份要计算总的摄入量。
脂肪含量
有的成分表把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分别列出有的部分。要记住的是摄入饱和脂肪的量越少越好。脂肪摄入对孩子来说不要超过每天食物摄入总量的30%。不要吃含反式脂肪的食品。
碳水化合物含量
有的成分表只有碳水化合物,有的单独列出“糖”。没有单独列出糖含量的成分表意味着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还包含了游离糖,就是加入食品中的糖。所有食物都多多少少含糖,所以我们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避免含糖量高的食品。
钠含量
“钠“指的是钠元素的含量,不是食盐的含量。换算关系为1克钠=2.5克盐,或1毫克钠=2.5毫克盐。在看成分表时钠的含量对孩子来说不要参考NRV%,因为这是对成人的。
我是叨客丰,希望今天的手记可以帮到你。如有关于儿童疾病及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欢迎在评论留言给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