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素由水、矿物质、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六类所组成,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产热营养素,为人体提供能量。健康人从食物中摄取和消耗的能量应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如果长期能量摄入不足,会导致消瘦及免疫功能下降,继发其他疾病,相反长期能量摄入过剩,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引起肥胖。很多食品标签中均标注了食品营养成分表,学会如何解读这张表,从而计算食品中的能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能量的单位既往习惯于用千卡(kcal)表示,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所产生的能量分别为4kcal、9kcal、4kcal。现在常用千焦(kJ)为单位。两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cal=4.kJ,1kJ=0.kcal,简单来说以kJ为单位的值除以4大致可以换算为kcal。人体每天的能量消耗由基础代谢需要的基本能量(占60%-75%)、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占15%-30%)及消化食物所需要的能量(约10%)三部分组成。具体到个体每天的能量消耗则受到年龄、性别、体重、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大致来说,成年人每日基础代谢所需要的基本能量约kcal,总的能量消耗在kcal左右。不同食品标签中能量值的标注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标注了每g食品中的能量,有的标注了每ml中的能量,有的标注了每份中的能量。计算总能量的方法并不困难,比如可口可乐的标签上注明“每份能量kJ,每瓶含2份,每份ml”,则该瓶饮料每瓶的体积是ml,所含能量共×2=kJ,大致可换算成÷4=kcal,总热量大致相当于慢走1小时。想减肥的朋友在享用各种包装食品前可以计算一下食品的能量,以及所对应的运动量,也许对“管住嘴”有帮助的哦。医院肝病科长按识别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