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的营养学第第五章今天的食物能给

第五章

今天的食物能给我们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吗

时过境迁,本章的内容是很多年前写成的,可能与目前的情况有出入了,我本想删掉它,但考虑到保留它有助于你对营养的理解,所以由你自己摒除与你的生活实际不符的内容。当然营养的不均衡不仅来自食物本身的特性,也会来源于饮食文化、食物搭配和你的饮食偏好,比如北方人口味重,更爱大鱼大肉;而四川人吃饭时红油多一些;有的人吃饭偏素,有的人吃饭偏荤;等等。

前面说过了,营养素就是参与人体构建的那些东西,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其实还应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我们到后面再讨论它。把它们列出来一看就清楚了(图13)。

第一节蛋白质的来源

一看图13,你就清楚我们每天为什么吃饭了。有一次我问位非常实在的大哥,人为什么吃饭?他张嘴就说:“为了不饿”真是名言,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吃饭是为了不饿,睡觉是为了不困,休息是为了不累。其实吃饭就是为了获得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但问题是,今天我们吃的食物能不能给我们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

我们来看看蛋白质的来源。身体需要的蛋白质主要从鱼,肉、蛋、奶和豆类等食物中获得,你有没有感觉,今天的红烧肉可不如二十年前的红烧肉香了。为什么?因为猪肉中的营养下降了,以前的猪养一年才可以出栏,现在呢,三个月。各位都知道南方的大米不如北方的大米好吃,因为北方的大米生长期长。猪也是一样呀,生长期短,营养就下降了,而且这只是猪肉内营养素下降的原因之一。不止营养下降了,因吃猪肉中毒的人也增加了。以前我经常建议我的朋友们吃猪肝,因为猪肝的营养丰富,且营养素的种类也多,但现在连我自己都不敢吃了,因为在全国各地因吃猪肝而导致食物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

鸡肉怎么样?说句实话,我长这么大就吃过一次肉鸡,却让我终生难忘,肉质很糟,没有我想象的肉香味,口感很差,骨头很容易嚼碎。有的老太太炖鸡时很骄微,说你看看今天的鸡炖得多好,连骨头都烂了。哪里是因为炖得好,而是因为鸡缺钙。现在的鸡长多少天就可以上市?只需40天。你想想看,这样的鸡肉能有多少营养呢?

鸡蛋的质量又怎么样?以前的鸡蛋黄黄黄的,谁家炒个鸡蛋,街坊四邻都能闻到香味。今天市场上买来的鸡蛋的蛋黄呢,嚼到嘴里都不香。原来的鸡是散着养的,吃得好,而且还经常自己找点零食吃。今天的鸡可惨了,看看笼养鸡的生活就知道它下的蛋好不了,鸡的一生就生活在一个小笼子里,没有“鸡身自由”,笼子前面是食槽,笼子后面是装蛋的槽子,前面吃食,后边下蛋,这哪里是养鸡,整个儿就是造下蛋的机器。为了提高产蛋率,鸡农们不让鸡见阳光,而是用电灯来调节时间,开灯8个小时,关灯8个小时,所以在鸡的世界里,一天是16个小时,别看鸡连笼子都出不去,但鸡的生活节奏比人的生活节奏快了很多。另外为了提高产蛋率,有的鸡农大量使用激素。鸡的营养状况差了,它的蛋就缺营养,所以今天鸡蛋的品质也下降了。

奶的质量呢?关于牛奶质量问题的报道经常见于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牛奶卫生问题、抗生素问题、常温奶的营养问题、增稠剂问题、香精问题、假牛奶问题等。

这里笔者最想说的是抗生素污染,很多养殖业都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食物中抗生素残留,如养鸡业、养鱼业等。每天接触一点抗生素,长此以往是很危险的事情,细菌对抗生素的反应过程就和人喝酒的过程是一样的。你看你让一个人第一次喝酒,他一个劲儿地推辞:“不喝,不喝,不能喝。”拗不过去,就喝了一点,喝完后感觉不舒服,头痛、头晕;第二次再让他喝酒时,还是不太舒服,头痛、头晕,但比第一次轻多了;第三次再让他喝时,感觉还可以,而且喝起来还有点香味;第四次时,刚坐下,他就问:“酒呢?”是不是这样的过程?细菌对抗生素的反应也

是这样:第一次遇到抗生素,10个细菌死了8个,剩下两个头晕的。这两个“家伙”迅速繁殖,又长成10个细菌;第二次遇到抗生素,头晕的程度减轻了,适应了一些;第三次遇到抗生素时,它们就不以为然了,爱来不来;第四次遇到时,没准就把抗生素当饭吃了。你说危险不危险?这么折腾几次,身体对抗生素就产生耐药性了。等到身体被细菌感染时,抗生素的药效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不起作用。

笔者在这里讲食品安全问题,不是针对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我只想告诉你,我们今天蛋白质的来源很成问题———方面蛋白质的品质下降了,而另一方面,有害物质大量增加了。其实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中国独有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存在这些问题。

第二节糖的来源

糖类的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我们最常吃的就是大米和面粉。以面粉为例,最早我们吃的面粉是95粉,就是斤麦子出95斤面粉,这样的面粉黑,口感差,有点涩味。再后来,大家都抢着吃富强粉,富强粉是81粉,面粉就白了很多,口感也好了很多,吃到嘴里感觉很爽滑。而今天我们吃的面粉,大多数都是70粉,而且还有65粉,这就是说,对于一粒麦子来讲,我们只把麦子中央的纯淀粉吃了,把其他的都扔了。其实上苍真的很仁慈,他赐给我们一粒麦子时,就把人类身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素都放到麦皮下了。而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在意上苍的用意了,我们只吃了麦子芯部的淀粉,而把存在于麦皮下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都做成麦麸喂猪了。

如果一种食物是高糖、高脂、高热量而低蛋白,我们称它为什么呢?“垃圾食品”。所以不仅快餐店有垃圾食品,我们每天的餐桌上也有垃圾食品。

我们每天吃垃圾食品,而把营养素都喂猪了,所以人家猪很健康,你看猪吃食比人吃饭时头部动作要大很多呀,但你没看到哪头猪吃食时一下子就倒下得了脑出血。谷物是人类重要的B族维生素的来源,通过精加工,在我们

的餐桌上,含有某些B族维生素的食物已经极度缺乏了,你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有人说:“我每天吃很多东西,什么都不缺。”因为我们现在吃的食物中根本就不含有我们所需的某些重要营养素,所以就算吃撑,也不能获得所需的营养素。当营养不均衡时,你吃其他言赤素越多,对身体的危害可能就越大。因为营养不均衡时,一些营养素进人身体越多,就越消耗身体相对不足的营养素,导致这些营养素更加不足。比如吃进的糖分较多而蛋白质和维生素相对不足时,为了消耗掉那些进入身体的多余的糖,就要消耗掉本来就相对不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导致体内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更加不足(图14)。

第三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

人体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也会从肉类和谷类获得一些。你想想,今天的西红柿和二十年前的西红柿味道一样吗?记得我小的时候,去姑姑家,把自行车往她家的院子里一扔,就直奔她家院子里的菜园子,去摘西红柿吃。我很会选西红柿,只要西红柿的“脑袋”红一些,吃起来就非常酸甜可口了。你再看看现在的西红柿,都红到“屁股”了,可味道淡了很多。

你再想想看,今天的蔬菜和水果的味道是不是大不如从前?味道不好了,说明蔬菜、水果里相应的营养素少了,蔬菜、水果的品质下降了,但有害物质却大大增多了。这方面的报道不计其数。

农药也是一个大问题,据说一户人家吃桃子,一家四口人,死了三口,一查原因,农药中毒,你说有多可怕。曾经,农药问题甚至严重影响到我们农副产品的出口,比如中国的蔬菜大量出口日本,曾因蔬菜的农药含量超标而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出口到欧盟和韩国的农副产品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我的一个学生,她的家乡被誉为“中国的猕猴桃之乡”,产出来的猕猴桃又大又硬,为什么?打了膨大剂。有一年政府明令禁止使用膨大剂,结果猕猴桃卖得很不好。我曾在市场上买过几个这样的猕猴桃,个头很大很硬,但很漂亮,买回来后两个月都没有变软,硬邦邦的,我就想,这哪里是猕猴桃,简直就是一个手榴弹,最后只好扔掉了。而在当地呢?种猕猴桃的桃农们自己吃的却是那种又小又丑但味道很美的猕猴桃。所以蔬菜、水果的情况也是这样,营养成分下降了,但有害物质增加了。有害物质进入身体后,身体为了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还要再消耗大量的营养素。所以大家计算一下,吃了一个西红柿后,我是赔了还是赚了。我可能会获得一些维生素、矿物质,但为了消除进入我身体的有害物质,如催熟剂、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我还得消耗掉身体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你说对不对?

我讲这么多,只想告诉你一件事,我们今天的食物已经不能给我们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了,所以今天不是你要不要吃营养素的问题了,而是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而不得不服用营养素。每个人的营养缺乏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缺乏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我讲到这里,很多朋友已经明白为什么要吃营养素了,但生活中仍有很多朋友问我吃中药行不行,或是吃什么西药好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的朋友认为我太极端了,不论别人问我什么健康问题,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吃营养素”,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很烦我,说:“你还会不会说点别的,就会说吃营养素。”我跟他们说:“你们要知道,这句话不简单,要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是一套多么了不起的知识体系呀。”这一知识体系的背景一定会引起医学界和营养学界的一场革命。

加入中帆读书会|读出身心健康

成为自己健康的负责人

用知识点亮自己,点亮家庭,

点亮社区,点亮世界

遇见一本好书,打开一个世界……

中帆读书会,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问问现在的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坐下来读一本书了,用指尖过薄薄的书页,嗅一嗅纸书独有的墨香.

峰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中帆营养读书会邀请您走进“吃”的营养健康社群,一起慧吃慧动,健康生活。

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爱读书的你,我们终于相认了。

加入?中帆读书会,和我们一起读书吧,读出身心健康,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复,带你进读书会社群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相约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

扫码加入《中帆圈子读书会》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zbgn/7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