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儿科大夫李璞。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今天我们讲课的主题是“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围绕这个主题,准备讲五方面的内容:首先讲一讲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公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有哪些新内容;接下来介绍不同月龄的宝宝应该添加哪些食物,食物的性状和添加顺序;然后介绍几种简单好学的辅食制作方法,以及不同季节的营养配餐方法;最后介绍几个让宝宝自己吃饭的小妙招。
一、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婴幼儿喂养指南
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出生至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和《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这次发布的喂养指南有很多新的喂养理念,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尽早了解,不要再按照老方法喂养宝宝了。
因为今天讲课的主题是辅食添加,所以对6月龄之前的内容只简单介绍一下,就不展开讲了,大家自己看一下就行。咱们重点讲6月龄之后的喂养有哪些新建议。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处于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喂养是否正确、营养是否充足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以下几点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1.婴儿满6月龄时再添加辅食,早加、晚加都不好
1)为什么强调满6月龄再添加?
孩子从出生体内储存的铁用尽,容易出现生理性缺铁性贫血;消化道发育可以接受米糊状食品了;开发嗅觉和味觉的关键时期;舌咽神经具备了吞咽米糊状的食品的功能了。
2)早加有什么不好?
肠胃功能消化不完善,不容易消化食物,肠道内膜上皮细胞发育不完整,孩子容易出现过敏现象。
3)晚加有什么不好?
晚加孩子不容易接受新的食物,孩子就容易吐。
2.首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以前只是建议首先添加米粉,这次强调了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还强调了添加肉泥等其他富含铁的高能量泥糊状食物。
为什么要首先添加富含铁的食物下面我们会具体介绍推荐几种富含铁的高能量泥糊状食物。3.要顺应喂养,不要强迫喂养
吃辅食的主体是宝宝,不是我们自己,添加辅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决不强迫喂养。
2)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用小勺小碗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3)进餐时不看电视、不玩玩具,家长也不要把手机放在餐桌上,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4)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
5)父母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4.强调辅食应保持食物原味
每种食物都有它天然味道,要保持食物原味。
1)1岁以前的辅食不需要额外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尤其是盐,宝宝自身辅食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氯化钠
2)1岁以后可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盐每天摄入不要超过1克。
5.不要盲目追求生长值的上限,适度、平稳生长是最佳生长模式
孩子的身高百分之七十是来自遗传因素的影响,另百分之三十是后天的营养和环境造成的。
1)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看看是不是适度的生长,突然长得很快,以后可能就长得慢了。
2)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婴幼儿生长曲线图进行评价。
3)生长不良、超重肥胖,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婴幼儿应增加监测次数。
二、不同月龄添加的食物种类与先后顺序
给宝宝添加辅食,食物的种类、性状和添加顺序非常重要。做父母的都想把天下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宝宝,在吃的问题上也不例外,恨不得把所有美味珍馐都让宝宝尝个遍。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几个月的小宝宝肠胃功能还不成熟,很多食物都消化吸收不了。家长们一定不要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给宝宝选择食物,一个总的原则是好吸收、不容易过敏。越是大家天天吃的食物越安全,那些飘洋过海、远道而来的外国的食物未必适合中国的宝宝。
另外还要注意选择应季食物和本地食物。应季食物顺应自然的规律,吸收自然的精华,营养更丰富;人工干预少使用助长剂少,有害成分也少。本地食物不需要经过长途运输和长时间保存,被污染的机会少,更新鲜。1.6月龄
为宝宝选择食物一定要考虑宝宝的月龄,我们先来讲讲六月龄。6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很好地控制头和身体,将食物自动吐出来的挤压条件反射消失,开始有意识地张开小嘴接受食物了。他们已经可以把吸吮和吞咽的动作分开,舌头以前后移动,食物放在舌头上,能够用舌头将食物移动到口腔后部,将细滑的泥糊状食物直接吞咽下去。他们对食物的微小变化很敏感,能区别酸、甜、苦等不同的味道,这一时期是味觉嗅觉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消化系统也已经比较成熟,能够消化一些淀粉类、泥糊状食物了。因此,6个月的宝宝首先应该添加含铁米粉,接下来可以添加肉泥、肝泥、蛋黄泥等富含铁的食物。适应了前面两类食物后,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根茎类的蔬菜,如土豆泥、红薯泥、胡萝卜泥等。先添加蔬菜,再添加水果。从苹果、香蕉、梨、橙子等性味平和的水果开始添加,刚开始添加的时候可以在果汁和果泥中加点温开水。
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添加量不要太大,从一小勺开始,一点一点地增加量。在1岁以前宝宝的主要食物仍然是母乳,辅食,顾名思义,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辅食量添加得太多,而宝宝又消化吸引不了,母乳量再一下降,宝宝就容易出现营养问题。
刚开始添加时要把辅食做成细滑的泥糊状,渐渐地减少水分、增加粗糙感。
2.7~9月龄
7~9月龄的宝宝,可添加的食物种类就更丰富了。1段米粉可以换成2段米粉,有很多混合配方的米粉;还可以喝粥,各种混合粥。可以吃蛋羹、豆腐,没有过敏史的宝宝还可以添加鱼、虾。更多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深绿色的叶菜,最好每天的辅食中都能有。
这一阶段宝宝的舌头不仅可以前后运动,而且可以上下运动。宝宝可以闭着嘴靠舌头的蠕动和上腭可以将软软的颗粒状食物和碎末状食物碾碎,搅成泥糊状后吞咽。此阶段宝宝的食物不可太碎,太碎的食物不利于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也不利于增强舌头的灵活性。咀嚼功能差的宝宝,以后语言的发育很可能会受到影响。3.10~12月龄
10~12月龄的宝宝,日常的食物种类基本都品尝过了,可以在辅食的形式上有更多的花样。比如,可以添加稠粥、烂面条、小馄饨、小饺子、软饼等。
10月龄的宝宝牙齿一般已经出了五六颗了,上边4颗切齿,下边2颗切齿,但也有发育正常的宝宝10月龄甚至一岁才开始出牙。这一阶段,宝宝的舌头不仅能前后上下活动,而且能够左右活动了。不能用舌头碾碎的食物,可以推到口腔的左右部,用牙床咀嚼。食物的性状从碎末状逐渐过渡为黄豆大小的碎丁状,像香蕉那样的硬度。
4.1岁以后
宝宝1岁以后可以添加全蛋、酸奶、奶酪等食物。此时宝宝的舌头已经能自由地活动,牙龈开始变硬,牙齿从前面的切牙到后面的磨牙开始慢慢长成,已经可以熟练地用牙龈嚼碎食物了。宝宝不仅能将食物咬碎,而且可以根据食物的不同性状和硬度改变咬的方法和力度。但无论如何,宝宝还不具备成人那样的咀嚼能力,因此食物还是要煮软一些、切小一些。一般切成玉米粒大小的碎块状,硬度和胡萝卜差不多。
三、不会做饭也能轻松上手的辅食制作方法
1.好做又美味的营养粥
有妈妈说我不会做饭,但是粥就很简单,大米加点水就是大米粥,下次放点小米就是二米粥,再下次放点紫薯红薯,或焯好的菠菜。放些肉沫、鱼泥,营养就更加丰富
2.宝宝最爱的蛋滋味
蛋羹我们一般加水上锅蒸,整完了就是鸡蛋羹。可以切点香蕉丁、草莓粒放在蒸好的蛋羹上面既好看又好吃,也可以放肉沫、虾尼、红薯泥一起蒸。3.百变面食
蒸馒头的时候不要蒸成大馒头,可以蒸点刺猬小馒头,做成小动物的形状。还可以做一些小饺子,小馄饨。
由于时间的原因,具体哪种辅食如何做,具体的做法在我写的《宝宝辅食添加与营养配餐》这本书里都有。
四、针对不同季节精心设计的营养配餐方案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经常有家长问我给孩子吃什么最有营养。我总是告诉他们,要想宝宝长得好,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没有最好的食物,只有最适合的搭配。所以,下面我想讲一讲不同季节的食物搭配。1.春季营养配餐方案
春天万物萌生、草长莺飞,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加快,开始启动快速生长模式。春季饮食调理得当,能为宝宝一年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辅食要以清淡、富含营养为主,帮助宝宝提高食欲,让宝宝长高长大。
1)满足宝宝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适当增加鸡肉、牛肉、奶制品、蛋类、海产品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食多选大米、小米、红小豆、白面等。
2)及时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把芝麻、核桃、花生、松子等捣碎加入菜肴,或者做菜时适量选用橄榄油、葵花子油等加以补充。
3)满足宝宝身体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求,多选豆制品、鱼虾、芝麻和海产品等食物,同时保证钙和磷等矿物质的吸收,要辅以蛋、奶、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天气好的话,让宝宝多去户外晒晒太阳,促进身体内源性维生素D的转化。
4)春天,宝宝很容易生病,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居多,一些疾病的发生是与维生素缺乏有关的。适当吃些小白菜、油菜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豌豆苗等蔬菜和动物肝、蛋黄、配方奶、鱼肝油等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A,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芝麻、卷心菜、西蓝花等食物含有维生素E,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春天,气温由冷变暖,不要过多食用热性食物,比如羊肉;不要食用高脂肪及刺激性强的辛辣、酸味食物,比如油腻食物、辣椒、葱、姜、蒜等。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要注意避免食用海带、虾、鱼等富含组氨酸的海鲜。但是并不意味着宝宝以后不再吃这些食物了,随着胃肠功能的发育,宝宝以后也能吃。
知道了选择哪些食物,家长们就可以开动脑筋,为宝宝搭配每天的饮食。不同月龄的宝宝,每天添加辅食的次数不同;不同的家庭,饮食喜好也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配餐方案。我在这里只是告诉大家一个配餐的原则,大家知道了这个原则,再相应的食物加进去就可以了。
原则一:宝宝每天的饮食都应该包括奶、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肉类6种食物。
原则二:各类食物应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以5克为1份)2.夏季营养配餐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人体因出汗多而导致水分丢失较多,而且脾胃消化功能较差,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防暑、清热、利湿、补水是夏季饮食的主题。要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瓜类蔬菜和酸味水果,还要注意补充一些含钾较多的食物比如香蕉。
夏季饮食尽量清淡,少油腻,没油炸,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母乳、奶制品包括酸奶、奶酪、鱼类、瘦肉、豆制品和蛋类。可以给宝宝适当吃一些绿豆与谷类搭配的主食,比如说绿豆大米饭、绿豆玉米大米饭,也可以煮绿豆粥再加入大米、小米或玉米;还可以做一些薯粮搭配的食物,比如说土豆加上大米、玉米给孩子煮粥吃;面条对于宝宝来说也是夏天可以多选择的食物,比如卤面条、芝麻酱拌面、炸酱面、鸡蛋西红柿汤面;带馅的饺子、馄饨、包子、菜团子等,既可以让宝宝吃一些蔬菜,其中又可以加入瘦肉、鱼、虾和鸡蛋等食物,容易做到营养均衡。
夏季蔬菜种类繁多,也比较新鲜,应该给宝宝选择各种颜色的新鲜蔬菜。水果这个季节也比较多,应该在上午和下午加餐中适量补充,但是注意尽量不吃反季节水果。
水对宝宝生长发育特别重要,水在宝宝身体内占的比例大约在60%~70%以上。由于夏天气候炎热,宝宝体内大量丢失水分会给身体和大脑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炎热的夏天要想尽办法给宝宝多喝水,喝温白开水,不主张给宝宝喝饮料。不要等宝宝渴了再让其喝水,因为宝宝感觉系统、语言表达发育不完善,语言表达能力也没有发育完成,家长要定时、定量地给宝宝喝够水。尿次6~8次、颜色淡黄、没有大得异味就说明补够水了。
夏季天气炎热,宝宝容易出现精神不好、情绪不好、胃口不好、睡眠不好、体重不增的情况,调理好脾胃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在给宝宝做饭的时候,要强调变!变!变!比如中午吃饺子,晚上就可以给宝宝煮面条;今天上午蒸鸡蛋羹,明天再蒸鸡蛋羹的时候就可以变花样,比如鸡蛋羹里加几颗桃丁儿、草莓丁,既改变鸡蛋羹的味道,又增添了颜色,对宝宝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宝宝愿意吃饭。另外,给宝宝做的饭要容易消化吸收,进食千万不要过量,吃饱为止。
3.秋季营养配餐方案
虽然8月初立秋时暑气仍未消去,还会有“秋老虎”,但天气总的趋势是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可根据秋季气候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为越冬做准备。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物产最丰富的季节,应季食物很多,关键在于怎样搭配,既要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又不要过剩。热量高一点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点儿。但是我们也知道,脾胃比较弱的宝宝吃多了消化不了,容易积食。所以在食物的选择和搭配上,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因食而宜。
粗粮、细粮要搭配,肉、蛋、奶也要搭配。现在宝宝普遍吃蔬菜比较少,蔬菜里有各种各样的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有非常好的保养作用。比如说维生素A,一些深绿色和黄色蔬菜都含有β-胡萝卜素,到身体里就转化成维生素A,不但对皮肤有保湿作用,同时对呼吸道黏膜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健康,宝宝就不容易受病毒侵犯。
还有的家长对喝水重视不够。秋季天气比较干燥,给孩子每天要喝够一定量的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4.冬季营养配餐方案
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使宝宝的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北方冬季外面寒冷,屋内燥热,要当心上火。
冬季天气寒冷,宝宝要摄入足够的热量,以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还要为身体的生长发育储备营养。冬季主食要吃好,因为主食是热量最主要的提供者,还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寒冷的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维生素B1、维生素B2代谢也明显加快,要注意及时从饮食中补充。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冬天要多给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冬季不宜给宝宝吃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伤及宝宝的脾胃,脾胃虚寒的宝宝尤其要注意。
四、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的小妙招
1.动员宝宝的好奇心,吸引宝宝上桌吃饭
2.学习坐在自己的餐椅上就餐,更要求家长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吃饭。
3.在辅食的色、香、味、形上下功夫(小刺猬的馒头、小鱼形的烙饼)动员宝宝好奇心
4.不强迫、不勉强、不追喂,让宝宝自己决定自己吃什么、吃多少。现在有很多家长追着孩子喂食,宝宝自己觉得饱了就行。
5.学习吃饭是一个必需的过程,不怕宝宝自己不会吃、不怕宝宝弄脏双手、脸、桌子、地面。这是一个不会到会的过程,家长要调整好心态,学会引导宝宝自己学会吃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