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不只是我们国内老百姓,吃饭问题也是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事情。
在营养师看来,那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创造出来的丰富美食,能被划分成几种不同的膳食结构模式!
有的人会表示质疑,全世界的美食这么多,就几种模式涵盖了?
确实,别说全世界的美食,光中国的饮食文化就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要算美食的数量的话,再借我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平时我们说的这些美食,都是凭感觉维度(比如:眼鼻嘴舌等器官)所感知的美食。
如果打破常规认知,把各种美味佳肴看成人类需要的营养素来看的话,实际上就几种膳食模式了!
是不是很好奇?
接下来我们从营养师的视角,依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比例划分的不同,介绍以下4种膳食结构!
东方膳食模式
这种膳食模式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像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非洲一些国家都属于这种类型。
特点: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低动物脂肪。谷物食物消费量大,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小,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近90%,动物性蛋白质一般少于蛋白质总量的10%~20%。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0~40g。
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的摄人量常会出现不足。以致体质较弱,健康状况不良,劳动能力降低。
像这种蛋白质补充不足的话,也会出现水肿性营养不良,表现为腹腿部浮肿,易感染其他疾病。
不建议咱们这种饮食模式!
经济发达国家的膳食模式
这种膳食模式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北欧国家的都是这种膳食结构。
特点:粮谷类食物消费量小,动物性食物及食糖的消费量大。
肉类00g左右,食糖甚至高达g,牛奶和奶制品00g,蛋类50g。人均日摄入能量很高,蛋白质g以上,脂肪10~g。
这种膳食模式容易造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慢性病。
经济条件好也是一种烦恼吧!少吃点肉,不能吃得“太好”!
不建议咱们这种饮食模式!
日本膳食模式
不得不说,以日本为代表的这种膳食模式,是一种动植物食物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比前两种膳食模式要好哦!
特点: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长处。谷类的消费量平均每天00~g左右,动物食品消费量平均每天~g左右,其中海产品比例达到50%,奶g左右,蛋类、豆类50g左右。
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蛋白质为70~80g左右,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的50%左右,脂肪50~60g。
这种膳食模式的优势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较合适,而且少油、少盐、多海产品。有利于避免营养缺乏病和营养过剩性疾病。
这种饮食模式咱们可以参考学习!
地中海膳食模式
以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居民为主的一种膳食模式,像意大利、希腊国家的膳食模式可作为代表。
特点: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每天50g左右)、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少量蛋、奶酪和酸奶;每月食用畜肉(猪、牛和羊肉及其产品)的次数不多,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5%~5%,饱和脂肪所占比例较低,在7%~8%;
这种膳食结构简单来说,得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
所以,我们推荐这种饮食模式!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问,咱们国家属于哪种膳食模式呢?
我国的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放在以前的话,那就是东方膳食模式!
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谷类、薯类和蔬菜摄入量较高,肉类摄入较低,奶类食物消费较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但有利于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预防。
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我们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膳食结构正逐渐向西方化转变。畜、禽、蛋等动物性食物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少,膳食结构很不合理。鉴于东方膳食和西方膳食中间。
我们国家的膳食模式改变,可不是小园胡说的!
据调查,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年的7g增加到44g,脂肪供能比达到5%超过WHO推荐的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
与年相比,城乡居民来源于谷类的蛋白质平均下降12%,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豆类的蛋白质平均上升11%。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钙化磷高,钙磷比仍不合理。虽然膳食质量明显提高,但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体力活动减少成超重、肥胖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
看看这几年因为慢性病造成家庭支离破碎、家破人亡的案例,我们要修改、完善膳食模式刻不容缓!
怎么改正膳食模式
小园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教你一招:合理规划膳食结构,让自己吃得更健康中讲到,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适合我们国人的膳食指南宝塔,大家可以参考膳食宝塔,指导我们每天的膳食!
我是源小园,致力于推广健康科普知识的营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