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小小的标签,消费者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食物,形成健康的饮食方式?听听营养专家详解食品标签中的“门道”。
挑选食品的一个小技巧是看配料表的长短。配料表越短,产品的添加成分越少,加工程度越低,越接近天然。南国早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苏华摄
看食品配料配料表越短越接近天然
自治区疾控中心营养与学校卫生所副所长周为文介绍,看食品标签,先看配料表。配料表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按配料用量高低依序列出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因此,排在最首位是该产品的主要成分。
以冰淇淋为例,一般是牛奶、乳脂含量多的口感更好。如一款雪糕配料表中排名前列的依次为饮用水、植物油、白砂糖、代可可脂,第五位才是全脂乳粉,而另一款雪糕,配料表中第一位是生牛乳,第二位是稀奶油,之后才是白砂糖等成分。两相对比,消费者就容易作出判断。
周为文还分享了一个看配料表的小技巧——看长短,配料表越短,产品的添加成分越少,加工程度越低,更接近天然。
比如某品牌咖啡,配料中只有咖啡豆和水,另一咖啡品牌的配料中有水、全脂浓缩牛奶、咖啡豆、稀奶油、碳酸钠、蔗糖脂肪酸脂、三聚磷酸钠等成分。如果排除掉口味的偏好,单纯以追求健康为首要目的进行选择,不难发现,配料表越短,产品的添加成分越少,也就越健康。
一款果汁饮料,配料表里排前两位的成分是水和果葡糖浆。南国早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张若凡摄
看营养成分含量高低与健康密切相关
食品标签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营养标签,也含有大量有用信息。周为文介绍,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里,通常标注着5个项目: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4”,所有食品必须强制标注相关信息。因为这些核心营养素与健康密切相关,比如能量的高低与肥胖相关,钠的含量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相关。
此外,还有一些食品会根据自身特性,额外标注其他的营养成分,比如“高钙奶”,可能会在营养成分里加入钙含量的标识。
至于营养成分的含量,通常是以每克或每毫升的单位来呈现,方便消费者横向比较。千焦、毫克等单位,让很多人觉得抽象,难以换算。周为文建议,那就看另一个更直观的指标——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这是一个经过量化的指标,以一个标准人每天所需的营养素为标准,以百分比的形式换算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
比如一款沙琪玛,每克所含的能量为千焦,NRV%为25%,那就意味着吃克这种沙琪玛,就能提供一个人每日所需能量的25%。1/4的能量份额已被占用,再想吃别的东西,就得掂量一下了。
看食品能量克坚果的脂肪量惊人
学会看标签后,我们会发现一些营养丰富的食品,多吃一点就可能变成“能量炸弹”。以坚果为例,某品牌盐焗腰果仁,标签显示每克的能量为千焦,NRV%为31%;每克的脂肪含量50.8克,NRV%高达85%。意味着吃克这种坚果,就占掉了每日所需能量的三分之一,更占掉了每日所需脂肪量的85%。
周为文介绍,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人每天的坚果摄入量在25至35克就够了。
标榜“健康零食”的“全麦消化饼干”,其实能量也不低。一款木糖醇全麦消化饼干,每克的能量为千焦,NRV%为25%,脂肪含量每克为26.6克,NRV%达44%。
别光盯能量一包方便面下肚盐量超标
尽管能量越高,越容易胖,但也不能只盯着这一个指标看。比如方便面,很多人都知道它热量高,吃多了容易胖,但实际上,相比方便面所含的热量,其中的钠含量(相当于盐的摄入量)更应该引起重视。
如某品牌的猪骨汤风味油炸方便面,净含量克,标签上显示,每克所含能量为千焦,比上述全麦饼干还低;但钠含量却非常高,每克含钠毫克,NRV%高达%。也就是说,吃掉这包方便面,一天的盐摄入量就已经超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