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开放,增强抵抗力怎么吃7大营养素

今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优化防疫新十条。疫情三年了,最终还是向放开的方向前进了,拼抵抗力的时候到了!新诚智慧糖尿病管理中心提醒:对抗病毒的有力“武器”是免疫力,在保证食物多样、饮食均衡的前提下,适量补充以下7种营养素,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蛋白质:抗体形成的基础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抗体形成的基础。

推荐食物:牛奶、鸡蛋、瘦肉、大豆等。

维生素C:抗体形成的“催化剂”

维生素C为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高浓度的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进而合成抗体。同时维生素C还具备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功效。

推荐食物:膳食来源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西红柿、菜花、柿子椒、深色叶菜、苦瓜,柑橘、柚子、苹果、葡萄、猕猴桃、鲜枣等均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A:第一道防线的“守护神”

维生素A在人体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视觉、细胞增殖分化调节、细胞间信息交流和免疫应答这几个方面,其缺乏会导致的生理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维生素A对维护免疫功能是必需的,后者依赖于免疫刺激引发的细胞分化和增殖。类视黄酸通过核受体对靶基因的调控,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以及促进T淋巴细胞产生某些淋巴因子。视黄酸对维持循环血液中足量水平的自然杀伤细胞极为重要,后者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活性。

推荐食物: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有禽、畜的肝脏、蛋黄、奶粉,胡萝卜素在小肠粘膜内可变为维生素A,红黄色及深绿色蔬菜,水果中含胡萝卜素多。

锌:调节免疫力的“好帮手”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锌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肉、骨骼中及男性生殖器官、眼、肝、肾等,血液中也有一定含量。

推荐食物:锌在食物中含量有很大差异,牡蛎、鲱鱼等海产品含锌量丰富,其次为肉、肝、蛋类食品。糙米、黄豆、花生、核桃、杏仁、白萝卜等锌含量也较多,但吸收率低。因此海鱼、牛肉及其他红色肉类是锌的良好来源

铁:抗体形成的有力后盾

铁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内铁的总量约4~5克,是血红蛋白的重要部分,人全身都需要它,这种矿物质可以存在于向肌肉供给氧气的红细胞中,还是许多酶和免疫系统化合物的成分,人体从食物中摄取所需的大部分铁,并小心控制着铁含量。

推荐食物:日常生活避免铁流失,要忌过量饮茶及咖啡。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海带、紫菜、木耳、猪肝、桂圆、猪血等。

维生素E:免疫力调节剂

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一些疾病有防治作用。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阻止体内各种组织中致癌物的形成,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杀死新产生的变形细胞,还能将某些恶性肿瘤细胞逆转为正常表现形的细胞;具有维持结缔组织弹性,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体内激素正常分泌。

推荐食物:植物油、坚果、豆类、谷类等。

硒:免疫细胞的组成部分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内无法合成。人体本身的硒总含量为6-20mg。硒遍布各组织器官和体液,肾中浓度最高,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硒能增强免疫系统对进入体内的病毒、异物及体内病变的识别能力,提高免疫系统细胞吞噬、杀菌的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推荐食物:中国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25微克以上有保健作用;缺硒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50微克或75微克以上,在天然食品中,富硒大米、富硒小麦、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等含硒元素都比较高。

最后,新诚智慧糖尿病管理中心提醒,虽然现在疫情疫情政策已全面开放,但是新生儿、孕妇、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属于新冠易感人群,还是需要多加防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aiwanqi.net/zycf/9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